社运愿有条件挺大联盟
惟马哈迪能够贡献什么?
前首相马哈迪退出巫统后,与在野党关系越渐暧昧。虽然公民社会过去一直非议马哈迪任内政策,但基于双方共同的大敌——首相纳吉,数名公民社会领袖认为,只要马哈迪承诺推动体制改革,就能与之合作。
![]() |
希山慕丁莱益斯 |
这包括公平与干净选举、改革国会与反贪会、严打贪腐、废除恶法,乃至于重新选举等。
其中,曾遭马哈迪囚禁的社运老将希山慕丁莱益斯即指,大敌纳吉当前,大家应摒弃前嫌,与马哈迪结盟。
早在70年代,希山慕丁尚是马来亚大学学生领袖时,即因参与声援华玲农民的示威,而遭政府追捕,更流亡海外,一走就是20年。当时首相为纳吉父亲阿都拉萨,而教育部长则是马哈迪。
希山慕丁莱益斯在1994年返马。不久后,马哈迪政府即把他收监两周。数年后,他投身烈火莫熄运动,再次在内安法令下被捕,这次囚禁长达两年之久。
大敌当前,撇开旧仇
不过,希山慕丁莱益斯(见图)接受《当今大马》访问时呼吁,人们分清“大敌”与“小敌”,枪口一致对外。他说,他甚至不需要马哈迪的道歉。
“马哈迪是一名退休人士,已无力再压迫他人。他任相之时,以内安法令囚禁我两年两个月,但这已是往事如烟。我不能带着这些包袱,喋喋不休谈内安法令。现在有更大的问题要处理:纳吉犯下的种种罪行。 ”
“对我而言,我的囚禁无足轻重。我不需要他道歉,我们现在须做的,就是合作。”
换汤不换药不具意义
马哈迪宣布退党当日,旋即号召组成一个倒吉核心团队(core group),而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也倡议筹组“大联盟”,聚结朝野与公民力量,抗衡纳吉政权。
林吉祥倡议的“大联盟”首先提到一项条件是,释放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以让安华重返政治主流。而希望联盟三党联署文告也阐明,任何改变应该是全面的体制改革,包括释放安华,而非仅是撤换首相。
希山慕丁莱益斯也强调,所谓的“大联盟”,必须认同民主改革议程,马哈迪也不例外。
“即一系列民主化进程,如干净与公平选举、废除一切恶法、冻结一切煽动法案件等。”
![]() |
玛丽亚陈 |
净选盟主席玛丽亚陈(见图)附和希山慕丁所言。她说,纵然纳吉离去,腐朽体制不除,乃换汤不换药。
“你撤换领袖之余,更应改革体制。我们须废除压迫人的法律;恢复司法独立……一旦首相辞职,我们要重新选举,要公平与干净选举,也要对付贪腐,重塑司法体制。”
“否则,单是一个领袖换位,又有什么意思?”
公民崛起已不容忽视
玛丽亚坦言,从走上街头,到号召国会推动不信任动议,净选盟已穷尽途径,至于是否与马哈迪合作,净选盟将与旗下会员团体商榷后,方公布正式立场。
净选盟旗下共有逾80个组织。去年8月杪,该组织不满一马公司丑闻,毅然发动4.0大集会,要求纳吉下台,人数虽众,却丝毫无法撼动纳吉。
尽管如此,最近三场净选盟集会,特别是4.0集会已显示,纵使没有政党的动员,公民社会也能号召万人空巷,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要民主而非私人恩怨
隆雪华堂民权委员会主席廖国华也强调,马哈迪须认同公平选举、反贪会与国会改革、改革总检察长委任程序等,否则倒吉则变成“私人恩怨”。
“若我们看到配套,他把改革纳入,我们满意的话,就可以合作,一起推动马来西亚民主进程。我们不是要看谁上台下台,我们要民主进程。”
马哈迪号召倒吉后,不仅获前首相署部长再益邀请出席“327聚会”,在野党更在马哈迪退党后更是大表欢迎,甚至冀望给马哈迪改过机会。
马哈迪能贡献什么?
尽管如此,评论人林宏祥(见图)当头棒喝,提出一个实际问题——马哈迪究竟能如何为倒吉势力贡献?
他指出,马哈迪转向在野党,皆因马哈迪无法在巫统内部倒吉。
他进而提醒,在野党团必须鉴定“倒吉”手段,方与马哈迪谈判双方需达致什么共识。
“如果是发动‘示威’或集会,马哈迪能不能为这场运动加分?以Bersih 4而言,马哈迪只能贡献自己与妻子两个人头,甚至无法号召巫统党员出来,壮大Bersih 4的声势。”
“如果是透过‘议会’倒纳吉,马哈迪能贡献多少个议员?希望联盟有73名国会议员(包括社会主义党一席,不包括伊斯兰党),最保守都需要至少40名国阵议员倒戈,方能通过纳吉不信任动议。”
“但在去年财政预算案,马哈迪已经‘露底’,无法交出至少40人,否决纳吉的预算案。”
双方摊开彼此势力
林宏祥剖析,在野党面对的问题在于,除了选区划分不公之余,伊党对国阵态度暧昧不请,或在来届大选上演多角战,让国阵渔翁得利,以更低选票,赢得更多议席。
“在野阵营的窘境是,若无法包容更多的势力,包括体制内的势力,就可能无法越过替换政权的门槛,然后落实制度改革。”
“马哈迪的窘境是,他十分清楚自己无法透过巫统内部倒纳吉,打响他‘换人不换党’的算盘。”
“因此,若双方合作,就必须把彼此实力、筹码摊开。我们要问:马哈迪能贡献什么?”
“如果上面所述两点他都无法贡献什么、或没太大作为,为什么要以他马首是瞻?他凭什么主导‘倒纳吉’议程?很明显他是来搭在野党团的便车,达致‘推翻纳吉’的目的地。”
要马哈迪认错道歉
林宏祥认为,在野党与马哈迪谈合作时,可乘机把姿态摆得更高,要求马哈迪承认,纳吉乃其22年执政种下的恶果。
“要马哈迪道歉,其实是设下一个门槛:你承认错误,就代表未来不能再用你那套马哈迪主义治国。马哈迪也不能一人主导议程;也不能安插其心属的巫统领袖来取代纳吉。”
“我想,在野党团的姿态应该是:我们只是给个台阶你,让你在有生之年纠正自己过去的错误。我们的目标永远是,纠正这个崩坏的体制。但如果倒了纳吉却延续那个崩坏的制度,合作则无意义。”
就在马哈迪宣布退党当天,媒体问他会否为其任内所作恶行道歉时,马哈迪不仅拒绝理会,还反问自己何错之有?
马哈迪以铁腕统治著称,批评者指他在任期间严管媒体、摧毁司法独立、打压民主与异议,更开启朋党主义以及贪腐大门,种下许多国家问题的祸根。
2/3/20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民宣言》:
撤除纳吉拯救国家
![]() |
“倒吉誓师大会” |
前首相马哈迪今天在倒纳吉大会上,逐字朗读这份《公民宣言》,声称人民已经对首相纳吉领导的政府失去信心,要求纳吉下台谢罪。
这次大会坐在最前排的政治和非政府组织领袖包括:马哈迪、西蒂哈斯玛、玛丽亚陈、安美嘉、慕斯达法阿里、再益依布拉欣、林吉祥、林良实、慕尤丁、阿兹敏阿里、山努西、慕克里兹、莫哈末沙布、胡桑慕沙、玛夫兹。
其他出席者还有:拉菲兹、沙拉胡丁阿育、郭素沁、蔡添强、陆兆福、希山慕丁莱益斯、凯鲁丁阿曼拉沙里、淡林嘉化、卡迪耶欣、莫哈末泰益、黄洁冰、卡玛鲁丁加化、姆加希、哈山努丁、凯鲁丁阿布哈山、弗兹阿都拉曼、阿都拉沙尼、拉惹卡马鲁等。
以下是《公民宣言》的中文全文翻译:
1. 我们,如下列名的马来西亚人民欲表达我们对国内时下政治、经济及社会课题的担忧。
2. 我们希望马来西亚人关注首相纳吉领导给国家所带来的破坏。
3. 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13年亚太舞弊调查报告,在他(纳吉)的领导下,大马沦为十大最贪污国之一。在2015年贪污印象指数中,大马也连跌四级,从第50跌至第54位。
4. 这是因为他相信金钱可保障他的首相地位。他相信金钱是一切——“金钱万能”(Cash is King)。
5. 由于财务拮据,所有部门与公共机构,包括大学的拨款减少。虽然已宣布要拨款,却没有财政来源。
6. 2009年,他设立一个主权财富基金为政府挣钱。
7. 他成立一马公司(1MDB),之后让它扛下难以承受的420亿令吉负债,无法负担。它不再能称作财富基金,反之是国家负债基金。
8. 一马公司借贷200亿令吉,以超过市价的121亿令吉价钱,购买三座发电厂。虽然获得建新发电厂合同,以及延长即将结束的特许经营权,但一马公司这些发电厂后来却以98亿3000万令吉被转售出去,亏损22亿7000万令吉。
9. 一马公司也于2009至2011年间,为一些不存在的计划与资产,向沙地石油国际(PSI)公司投资或借出18亿3000万美元。由于投资批准乃基于错误的资讯,因此国家银行要求一马公司把钱撤回大马。从这些钱当中,14亿5000万美元已直接或间接输送到刘特佐所控制的公司,包括Good Star Limited公司等。
10. 为了掩盖这些消失不见的钱,一马公司以23亿1800万美元,注销沙地石油国际公司的投资与贷款,声称它已赚得4亿8800万美元。无论如何,这笔资金一分钱都未返回马来西亚。反之,一马公司声称那笔钱已投入开曼群岛的基金,但之后却被揭露是一间无牌的投资管理公司。身为一马公司稽查公司的毕马威会计事务所(KPMG)被撤换,因为不愿核实这些在开曼群岛基金的神秘投资价值。
11. 一马公司也声称,开曼群岛的投资已全数撤回,报道指于2014年11月5日高达12亿2000美元已撤回,但他们用于在同一天却用以偿还阿尔巴投资(Aabar Investments PJS)。这是为了偿还收回给予阿尔巴投资购买一马公司49%股权的选择权。此意味这是一项骗局,因为阿尔巴投资的母公司,即国际石油投资公司(IPIC)向伦敦股票交易所提呈的账目并没提及任何接获这些付款的记录。相反地,国际石油投资公司的账户声称,一马公司因为收回选择权而欠它4亿8100万美元。
12. 一马公司也已于2014年9月向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联营集团借贷9亿7500万美元,以做同样的目的,即给阿尔巴投资支付赔偿。《华尔街日报》揭露,这些钱用于支付在英属维京群岛的第三方,而且他们拥有类似的名字即“阿尔巴投资有限公司”(Aabar Investment PJS Limited),但其业主却跟国际石油投资公司毫无关系。这种狡猾的骗局成功蒙骗一马公司的稽查公司德勤大马(Deloitte Malaysia),后者误信阿尔巴投资拿到了这笔款项。
13. 2015年1月,一马公司宣布,已赎回次批和最后的总值11亿美元的开曼群岛投资。首相起初向国会汇报,声称该笔基金已汇入新加坡的瑞意银行(BSI Bank)账户。两个月后的2015年5月,他告诉国会,该笔基金并非现金而是资产。过后,他又解释,这些资产乃“单位”,意味它们根本未赎回。这证明一马公司和首相屡次欺骗大马人民。这也意味,原先投资到沙地国际石油公司,较后再转到开曼群岛的资金依然失踪无痕。
14. 前峇都加湾巫统区部副主席报警,举报一马公司不见大笔资金。警方不但没调查,反之以破坏国家经济罪名,援引2012年国安法盘问、逮捕并起诉报案者。他的律师也在同样条文下被逮捕和起诉。此举意在阻吓民众向警方检举一马公司。
15. 《华尔街日报》报道,纳吉在Ambank的私人账户拥有6亿8100万美元。
16. 纳吉起初否认,然后坦承账户内确实拥有巨款。他声称获得一名阿拉伯人捐款,然后又说,钱是为了赢得第13届大选的银弹,接着再称,是给他对抗恐怖主义的献金。他之后也声称,沙地阿拉伯王子为捐款人,但稍后又改成已故沙地国王。
17. 一名沙地部长接着跳出来声称,没有记录显示沙地阿拉伯曾赠礼。他更主张,这些钱可能是投资,但其总数很小。
18. 纳吉曾恫言上庭起诉《华尔街日报》,但空雷不雨。相反地,他要求其律师,询问何以《华尔街日报》刊载相关报道。
19. 迄今,《华尔街日报》一次又一次地据实报道纳吉账户6亿8100万美元的事情。尽管可在出版地兴讼,但他至今尚未起诉《华尔街日报》。
20. 鉴于对纳吉私人账户巨款的怀疑和担心,政府设立一支特工队以调查此事,成员包括警方、总检察长、国家银行和反贪会。
21. 调查团队还未完成他们任务之前,纳吉就以生病无法履职为由,革除总检察长。纳吉公然误导国家元首,以便殿下批准撤换总检察长。纳吉也透过更换主席和多名成员方式,瘫痪公账会,阻止后者调查一马公司。新任主席是纳吉的相识,他主动声称纳吉没有犯下任何过失。
22. 纳吉之后委任新的总检察长。新总检察长最近才拒绝国行要求采取行动的建议,同时指称后者的报告未显示纳吉犯错。
23. 国行的上诉不受理。
24. 新任总检察长也拒绝反贪会的报告。该报告内容未曾公开,意图揭露报告内容的人也受到恐吓。
25. 新任总检察长也在无合理解释下,拒绝两个机构的建议——即使他们拥有相关的权力及专业。
26. 这项拒绝也阻止了事件被带上法庭,让所有证据摊开和受审。如此一来,总检察长已扮演检控官及法官角色。司法程序阻塞不前。
27. 遭革除的副首相之后揭露,前总检察长向他出示纳吉涉及相关丑闻的犯罪证据。在此同时,多个外国政府机构,如瑞士、新加坡、美国、香港及英国已开始调查一马公司。
28. 大马报纸受钳制之下,人民更仰赖外国媒体报道。但是,当人民根据外国媒体进行讨论或撰写文章,政府却通过总警长邀人报案,好让警方可以调查他们。
29. 矛盾的是,警方却没有调查针对纳吉和刘特佐的投报,以及国行和反贪会提呈总检察长的报告。总检察长也恐吓说,任何人若泄露政府机密,或会面对终身监禁和10下打鞭的刑罚。这意即公众将无法知道政府所犯的刑罪。
30. 总检察长宣布,26亿巨款的23亿令吉,已归还沙地阿拉伯,但口说无凭。
31. 人民生活也愈见困苦。
32. 纳吉征收消费税、过路费调涨,这些都导致生活成本高企、迫使商家关闭、外资工厂停止运作和撤离。这导致失业率上扬。
33. 尽管面对人民反弹,纳吉仍签署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协议,即便该协议侵蚀我们制定政策和合适法律权力。
34. 现今大马国际形象恶劣,除了名列十大贪污国,马来西亚也被视为不民主的国家。言论和新闻自由受钳制,人民活在逮捕阴影中。
新设的国安会法令赋予首相,而不是元首宣布某个地点成为安全区的权力,在这些安全区内,政府可以在违反公正的程序下将一个人未审先扣。
35. 反之,若政府官员若在相关法令下犯错或滥权,人民却无法对付他们。吹哨者或爆料者受干扰与惩罚,不得保护。揭弊的言论自由受多种法律的钳制,宪赋的基本权利不再有意义。
36. 基于这些理由,我们,下列的马来西亚人民,赞同及支持:
(一)通过非暴力与合法途径,撤除首相纳吉;
(二)撤除协助纳吉,助纣为孽者;
(三)废除违反宪法的法律;
(四)恢复警方、反贪会、国家银行、公账会等机构的廉信。
37. 我们呼吁所有马来西亚人民,不分种族、宗教、政治、信仰或政党,不论老或少,请与我们携手从纳吉政府手中拯救马来西亚,开拓改革政府机构的道路,以捍卫民主及恢复行政、立法及司法的三权分立,保障国家机构的独立、诚信、专业及廉洁。
本《公民宣言》中文版由叶家喜与刘伟鸿共同翻译。
马哈迪等58人签公民宣言
记者会以烈火莫熄声告终
![]() |
马哈迪脸带微笑 |
下午5点15分: 记者会结束后,慕尤丁受访时说,他们将成立一个秘书处,商榷倒吉大计。
他透露,这个秘书处将由前吉打大臣,即马哈迪之子慕克里兹领导。
记者追问,他们是否已有任何实际倒吉计划,他则坦言此时尚无。
“是的(没有),但我们会讨论看。”
《当今大马》的滚动报道,也到此结束。
下午4点55分:记者会结束时,马哈迪与一众领袖手联手,以示合作。
大会主持人在记者会结束前宣布,数名领袖原本前来签署宣言,但未能亲临现场,包括前财长达因、巫统副主席沙菲益阿达、行动党灵北国会议员潘俭伟、退伍高级警官扎曼(Mohd Zaman Khan)。
一些出席者也趁着记者会结束前,高呼“烈火莫熄”。
马哈迪听到“烈火莫熄”声时,只是脸带微笑。
“烈火莫熄”运动始于马哈迪在1998年革除时任副首相安华。如今马哈迪与“烈火莫熄”运动分子合作,不可不谓讽刺之极。
下午4点50分:询及如何说服反对行动党的巫统诸侯,一同联手对抗纳吉,马哈迪则四两拨千金。
“这显示,我们仍以政党思考。我们是马来西亚公民。”
他也说,这场运动,并非由独一领袖主导。
“我们没有正式领袖。我们一同合作。”
尽管马哈迪避谈释放安华,但前律师公会主席安美嘉强调,释放安华,必须是他们的改革议程。
下午4点45分:前副首相慕尤丁表示,虽然他还是巫统党员,但他以个人身份出席倒吉誓师大会。
“我以个人名义出席,虽然我是巫统党员,但我也是马来西亚公民。我有权发声,且全力支持马哈迪刚才所说的一切。”
下午4点35分:马哈迪说,要废除纳吉,其中一法,即通过不信任动议。
惟他强调,巫统领袖须无惧无畏,挺身而出,投票否决纳吉。
询及何人会成为下届首相,他说,这应该是之后才处理的问题。
“首先,国阵政府须决定,若纳吉不是他们的人选,他们需另选其他人。”
他更拒评,会否在砂州选举期间,参与反纳吉的竞选运动,以呼吁砂州人民倒吉。
“他们在砂州所做的,是他们的事情。”
下午4点半:在众人签署宣言后,马哈迪召开记者会。
马哈迪并未直接回应,自己会否协助在野党,倡导释放安华运动。
“我们关注去除纳吉。”
询及他是否相信在野党,马哈迪说,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是马来西亚公民。”
下午4点20分:根据大会宣布,共有58名朝野党领袖与社运人士签署“倒吉”公民宣言。
下午4点10分:大会安排与会者,分批签署公民宣言。
第一批签署“公民宣言”者,共有五人,分别为前首相马哈迪、前副首相慕尤丁、前马华总会长林良实、雪州大臣阿兹敏、马哈迪之妻西蒂哈斯玛。
他们签署后,拿起这份宣言,供媒体拍照。
接着轮到第二批领袖坐到前桌,签署公民宣言。这包括马哈迪之子慕克里兹、国家城信党主席末沙布、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前律师公会主席安美嘉、伊斯兰党选举局主任慕斯达法阿里。
第三批签署者则是前首相署部长再益、前雪州大臣莫哈末泰益、伊党波各先那国会议员玛夫兹、巫统元老山努西等。
下午4点:马哈迪说,在场50名领袖会签署“公民宣言”,誓言推倒纳吉。
“我们,签署者,同意以非暴力与合法途径,撤除首相纳吉。”
此言一出,场内领袖纷纷鼓掌,更有人不禁叫好。
这份公民宣言共有4项诉求,即:
(一)通过非暴力与合法途径,撤除首相纳吉。
(二)撤除协助纳吉,助纣为孽者。
(三)废除违反宪法的法律。
(四)恢复警方、反贪会、国家银行、公账会等机构的廉信。
下午3点50分:马哈迪继续挑起一马公司案与26亿门的争议。
他说,《华尔街日报》指控纳吉涉及26亿门,纳吉却始终未起诉对方。
马哈迪念读15分钟后,开玩笑说:“我们还要念一个小时,请耐心等候。”
这句话逗得在场人士大笑。
下午3点50分:马哈迪力数一马公司,并挑起26亿门追击纳吉。
“一马公司持续欺诈人民,而它在开曼岛投资的资金,其踪迹仍是不明。”
他说,根据《华尔街日报》,6亿8100万美元流入纳吉ambank户口。
“纳吉先是否认,之后却承认这是来自沙地王室的一份礼物。”
下午3点45分:马哈迪开始念读一份题为“公民宣言”的文件。
马哈迪说,在纳吉领导之下,马来西亚贪腐日益严重。
他引述惠普2015贪腐印象指数,指马来西亚从50名,跌落至54名。
他说,这皆因纳吉相信“金钱万能”的原则。
“在2009年,他成立一马公司,却累积了420亿令吉债务。”
“这已不是主权基金,而是负债基金。”
下午3点40分:马哈迪起身发言,首先阐明倒吉誓师大会目标。他说,此室各路人马云集,却齐同拥有一致目标。
“无论我们的意识形态分歧,这已不再重要,我们要表达我们的关注。我们在此,并非代表政党或非政府组织,而是以公民身份。”
他说,人们抱怨,在首相纳吉领导之下,马来西亚每况愈下。
“若他继续在位,此伤害则会更加严重。”
马哈迪强调,一众领袖群聚于此,只为一个共同目标。
“我们要签署共同宣言,包括铲除纳吉。这也包括落实一系列改革方案。”
下午3点半:马哈迪步入“倒吉誓师大会”记者会现场,一众在野党与社运领袖即起身,与之握手,以示欢迎。
坐在马哈迪左侧的,是雪州大臣阿兹敏,右侧则是前副首相慕尤丁。
记者会即将开始。
下午3点20分:前首相马哈迪偕同妻子西蒂哈斯玛,抵达大会现场。两人一抵达,获得掌声欢呼。许多人高呼“敦万岁!”(Hidup Tun)。
“敦”是马哈迪的封衔。
与此同时,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组织秘书陆兆福与副主席郭素沁也相继抵步。
下午3点15分:马哈迪之子兼前吉州大臣慕克里兹也已抵达现场。
其他抵步者包括雪州大臣阿兹敏阿里、前雪州大臣莫哈末泰益与诚信党副主席穆查希等。
目前还未看到行动党领袖的身影。
下午3点:倒吉大会还未正式开始,但多名领袖已相继入场,其中一名最受瞩目的是前副首相慕尤丁。
当慕尤丁抵达现场时,受到掌声欢迎。
其他抵达现场者包括,希盟的公正党副主席蔡添强、诚信党主席莫哈末沙布与署理主席沙拉胡丁阿育。
公民社会的面孔计有净选盟主席玛丽亚陈、前律师公会主席安美嘉与反贪组织C4执行主任仙蒂亚等。
国阵方面则有慕尤丁与前马华总会长林良实。
伊党虽已议决不会出席,但数名领袖以个人身份出席,包括伊党波各先那国会议员玛夫兹与伊党选举局主任慕斯达法。其中,慕斯达法的现身让人相当意外,因为慕斯达法一向来被视为伊党主席哈迪阿旺的支持者。
伊党选举局主任慕斯达法受访时说,他是以个人身份出席,而不代表党。
下午2点50分:大批媒体已抵达现场。记者所见,现场排满大约50张椅子,其中前排放有15张椅子,而其他椅子则放在后方。
这50人的身份是谁?除了在野党之外,会否有巫统或国阵的人出席?
记者会背景板写着“救马来西亚”字眼,也有一些人穿着“我支持Dr M”字眼的T恤,声援马哈迪。“Dr M”是“马哈迪医生”的简称。
下午2点40分:前首相马哈迪今日广邀各路在野党与公民组织代表,签署倒纳吉宣言,马来西亚政治版图再度迎来重组。
这场“倒吉誓师大会”,地点落在马来亚大学校友会俱乐部。预料除了在野党之外,公民社会代表如净选盟主席玛丽亚陈,也将到亲临现场。
根据安排,他们将在在下午3点半召开记者会,发表檄文,讨伐纳吉。
虽然希望联盟还未有正式立场,但多名希盟重量级领袖已确认出席这场誓师大会,其中计有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国家诚信党主席末沙布与公正党署理主席阿兹敏。
至于伊党,则已议决不会签署倒吉宣言。不过,一些伊党领袖如波各先那国会议员玛夫兹与沙罗州议员胡桑慕沙表示,将以个人身份赴会。
目前在监狱中服刑的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昨晚也发表声明,支持在野党与马哈迪等巫统造反派合作倒吉。
柯嘉逊斥救国盟幼稚轻浮
查尔斯不满淡化制度改革
![]() |
隆雪中华大会堂 |
在野党与公民社会领袖跟前首相马哈迪联手,共同签署《公民宣言》,但此举引起内部反弹。行动党巴生国会议员查尔斯指批《宣言》仓促成型,仅要纳吉下台,却淡化制度改革。
查尔斯昨日发文告直指,马哈迪的铁腕政治,是当今国家问题的根源。
“我同意,为了使国家与人民更好,纳吉必须下台。不过,在伸张正义的路途上,并不能忘记马哈迪是影响时下每一名大马人的问题根源。”
“没人能否认,他是利用恶法囚禁异议分子,才能掌权22年。马哈迪将金钱政治带入巫统,夺走司法独立,严禁街头示威,镇压媒体自由。”
他补充,马哈迪过去也囚禁了前副首相安华,如今安华仍在司法制度下被迫害。
他认为,任何人避谈马哈迪的独裁专制,将对那些受害的人们与社运分子不公平。
缺乏长远的政策解方
查尔斯(见图)点出,《公民宣言》旨在撤换纳吉,但非要巫统倒台,也没有为那些受排挤和歧视的人,提出长远的政策解决方案。
他说,救国盟只是蜻蜓点水地提及改革国家制度,而这是非常讽刺的事情。
他点出,过去出席净选盟集会的成千上万群众,不惜挨催泪弹和水炮,而追求选举制度改革,独立司法和媒体自由。
但他继指,《公民宣言》除了简单一句“改革国家制度”,并没清楚阐明与回应黄潮集会者的期许。
确保不受马哈迪骑劫
查尔斯进而反问,撤换纳吉,但保留巫统执政,维持现有制度,能否解决人民的经济及其他迫切问题?
“因此,这份宣言是仓促完成的文件,没有透彻地考虑这些重要课题。但我们现在有《公民宣言》,我们如何利用它来接洽和动员人民推翻纳吉?”
“马哈迪的批评者仍会问,是否因为纳吉拒绝延续马哈迪的政策,准备摧毁他的遗产,他才决定报复。”
他强调,公民社会与在野党领袖,如今的责任是确保马哈迪不会骑劫这个运动。
柯嘉逊斥幼稚与轻浮
另外,人民之声顾问柯嘉逊(左图)表示,救国盟误以为一纸宣言就能够推到国阵政府,曝露他们的极度幼稚和轻浮行为。
“他们真的相信,这个由马哈迪所打造,同时让巫统目前当权派无敌的结构就如此让路,尤其是巫统区部比其他时候都更受饲养?”
柯嘉逊在今天文告强调,根据历史,暴君和独裁者的垮台只能通过涵盖所有族群,普通公民直接参与的群众行动。
“马哈迪或其他领袖会领导这种群众运动吗?”
他进一步批评说,希盟之前已经排挤了他们过去的盟友——伊斯兰党,至少后者过去有能力动员马来群众举行游行示威以对抗巫统/国阵政权。
他补充,尽管参与救国盟的民联领袖之前是因为“改革”理念而获选,但他们如今却为了所谓的“救国”,签署似乎肯定稍经修改的巫统/国阵统治。
马哈迪不要认真改革
柯嘉逊质问,一旦纳吉被迫下台,则救国盟有什么打算,毕竟马哈迪早就宣布,他的主要目的在于“拯救巫统/国阵”。
他更提醒,就连释放安华都不在“交易”条件内。
柯嘉逊也问道,希盟真否相信,在巫统/国阵继续执政底下,马哈迪会希望或允许国家民主机构出现重大的结构改变吗?
“他们真的认为,阿末扎希和其他巫统/国阵领袖会同意这些改革?”
柯嘉逊认为,任何只图推翻个人,而不是撤换压迫、分裂和剥削人民的政权或政治经济体制的做法,都是最粗暴的机会主义。
“任何改革若没有把马哈迪在1980年代所加速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设定为目标的话,则它不是认真的改革。”
人民拒让马哈迪免罚
柯嘉逊指出,纳吉只是把马哈迪所打造的结构极致化,后者加强了行政权,削弱民主机构,同时提供精英阶层致富的管道,也同时推动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政策。
他强调,人民依然要求惩罚过去犯错的政治人物,尤其是涉及马哈迪涉及各种严重违反人权和贪腐的恶行。
他强调,在人权、民主和正义里头,决不能有免罚(impunity)这回事。
他补充,国人期待所有的未来政府谨记,他们不要‘再生的民主人士’通过改正而免罚。
7/3/16
拟巡回全国办镇堂会议
净选盟要公民参与改革
在野党和公民社会与前宿敌—前首相马哈迪联手,掀起众多反弹。净选盟主席玛丽亚陈宣布,将到全国各地举行镇堂会议,收集公众对体制改革的意见。
玛丽亚陈在面子书表示,《公民宣言》必须有公民参与。
“这并非聚焦在马哈迪、在野党或我,而是为国家未来铺路。”
“我们不能全然仰赖政党,反之我们需要人民力量。毕竟我们推动了净选盟4.0集会,而它的目的在推动体制改革议程。”
她续称,净选盟4.0集会时,他们呼吁成立过渡政府,落实体制改革,才举行大选,民主地选出民意代表。
“让我们继续推动这种诉求。”
尚未敲定会议细节
无论如何,玛丽亚陈接受《当今大马》电访时表示,净选盟尚未敲定镇堂会议细节。
“我们才拍板此事,过后会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开会商谈。”
询及镇堂会议是否会在327倒首相纳吉聚会后举办时,玛丽亚陈指出,他们或在本月就举办。
2月末,马哈迪宣布二度退党后,旋即倡议成立倒吉核心团队。
随后,在野党、公民社会和马哈迪在上周五历史性同台成立救国盟,签署《公民宣言》,敦促纳吉下台。
惟一些社运分子和在野党领袖抨击救国盟幼稚轻浮,更不满它淡化制度改革。
7/3/20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玛丽亚陈:听制度改革意见·净选盟拟办“公民会议”
2016-03-08 10:15
(吉隆坡7日讯)净选盟2.0主席玛丽亚陈披露,净选盟计划在全国举行“公民会议”(Town Hall Meetings),以收集人民对体制改革的意见。 她在其脸书撰文说,若要推动及民主化《公民宣言》,人民必须参与其中,这份宣言不是为了前首相敦马哈迪、反对党或她本身,而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她说:“我们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入政党的篮子内,而是放在人民力量(的篮子),我们曾促成净选盟4(集会),那是为了我们的制度改革议程。
“在净选盟4集会上,我们要求成立一个临时政府以带来改革,然后举行选举,民主地选出人民代议士;让我们继续这项呼吁。”
她说,净选盟需要人民的建议与行动,她呼吁人民将他们的意见,通过脸书传送私讯给她,或在她的脸书贴文留言。 - See more at: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69049?tid=1#sthash.5pW6ADix.dpuf
抨在野党救国之名罔顾民意
隆雪华堂反对与马哈迪结盟
![]() |
隆雪华堂 |
前首相马哈迪上周五(4日)联合在野党及非政府组织领袖,发表《公民宣言》檄文,施压首相纳吉下台。对此,隆雪华堂表达异议。
隆雪华堂会长翁清玉今天表示,政党从事选举竞争,其终极目的就是赢得选举,以取得执政权力。
“对于马哈迪与在野势力合作,除了国家利益,当然不脱政治利益的考量。政治是可能的艺术,我们乐观其成。”
无论如何,翁清玉认为,在野党不应以救国之名,不顾国人对马哈迪的普遍评价和感情反应,直接诉诸政治结盟。
马哈迪恶行罄竹难书
他说明,马哈迪领导国家22年,虽然声望煊赫,但行为和政策皆具争议性。
“破坏宪政体制,权力集中扩大,金钱政治蔓延,官僚机构弊案连连,侵害人权行为罄竹难书。”
他也因此敦促马哈迪直面国人,为过去威权政治真诚道歉,才有正当性领导救国运动。
翁清玉今日在隆雪华堂第36届董事会第5次全体董事会议上发言时,发表上述的观点。
区分政党与民运分野
翁清玉也提醒各界,应当审慎区辨政党竞争与公民运动的分野。
“社会运动或公民运动的实践,则包括短期的政策游说,还有长期一步一脚印的扎根耕耘,结果端看非政府组织的智慧、毅力与判断。”
“若只求迅速有效,倒不如靠政党政治与选举民主。如果只掷注于一次性的政治解决,毕其功于一役的思考方式,无异与政治豪赌。”
翁清玉认为,《公民宣言》的提出,其实仍限缩在朝野对决的框架,并未试图翻转钳制社会进步的既有价值,既非社会运动正轨,也无法实现改造社会的目标。
“公民社会组织并非不得与政党团体合作,如何保持自主性,坚守原则、底线,才至为关键。”
公民组织以公利为重
翁清玉表示,公民组织与广义的政治也不可能完全脱钩,但要捍卫的不是一党之私,而是终极的公共利益,这也应该是他们介入政治过程中最根本的信念所在。
“如果只看到政治体制释放出的机会,仓促冒进行事,最终难免被既有政治势力所绑架。更何况,《公民宣言》运动的议程、步骤、实际手段,至今依然模糊不清。”
翁清玉强调,非政府组织已成为推进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许多新兴国家公民的平等和民主意识有所增强,社会的弹性和活力有所增加,民主政治环境获得明显改善,这些都与公民社会的崛起脱不了关係。”
他补充,从308政治海啸到第四次净选盟集会,都可以清楚看到公民社会力量的可观与可贵,也可见到公民社会是一个需深入观察、审慎辩思的组织概念。
“公民社会不是一个集合体,而是由各种可能的力量集结而成的群体,因此,批判与监督、理性与自主,都是公民社会的必要元素,缺一不可,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公民社会与民主国家。”
净选盟2.0:不会签署《公民宣言》
2016-03-12 19:18
![]() |
净选盟2.0 |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12日讯)净选盟2.0声明,净选盟2.0主席玛丽亚陈是以个人作为民权分子的身份签署《公民宣言》,净选盟不会签署《公民宣言》及资助其活动。
竞选盟2.0委员会今日发文告说,玛丽亚陈没有代表净选盟2.0签署《公民宣言》,也没有获得净选盟委员会或受净选盟支持的非政府组织委托签署《公民宣言》。
文告说,由于所签署宣言的决定可影响公众对净选盟角色的印象,玛丽亚陈曾谘询净选盟委员会及所支持的非政府组织。
文告指出,净选盟2.0委员支持的条件是,《公民宣言》不能只是要求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下台,还必须要有自由及公正选举的制度改革。
文告说,一些非政府组织并不支持玛丽亚陈签署《公民宣言》,但是大部份赞同玛丽亚陈以个人身份签署。
“这只是我们尊重人民拥有异议的权利,我们也尊重玛丽亚陈及其他选择签署《公民宣言》人士的决定。” - See more at: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69786?tid=73#sthash.JWsZwpBx.dpuf
联署宣言恐掉入马哈迪圈套
安华致函公正党领袖促慎防
虽然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一度支持,在野党与前首相马哈迪联手推翻首相纳吉,但安华据称向公正党撰写一封信函,表达他对《公民宣言》的忧虑,提醒公正党领袖与马哈迪共舞的危险。
公正党总秘书兼副主席拉菲兹向《当今大马》证实,这封信属实。但拉菲兹拒绝置评,并交由人们阅读后自行判断。
不过,另一名公正党副主席三苏依斯干达较早前在国会走廊受访时,却否认有此信。
事缘槟州公青团昨天凌晨2点半,在面子书上载一则贴文,宣称公正党主席旺阿兹莎和数名领袖,在公正党中央政治局,讨论安华在狱中所撰写的信函。
卷入与马哈迪共谋局面
这封手写信函长达8页,更附上安华的签名。根据《当今大马》所掌握的内容,安华担心《公民宣言》将公正党领袖和组织,卷入与马哈迪(见图左)和巫统元老达因(Daim Zainuddin,见图右)共谋的局面。
“我担忧,因为我认为这种策略已逾矩,并破坏斗争的原则和基石。”
“我们必须提防掉入权力精英的危险游戏,以及他们用以维系腐朽政权的奸计。”
支持撤换首相体制改革
在马哈迪,在野党与公民社会领袖,召开“倒吉誓师大会”前夕,安华曾通过公正党发声明说,他认同在野党与马哈迪等巫统造反派联手,以推翻首相纳吉。
不过,他强调,任何改变必须涉及体制改革,而不仅限于撤换首相。
以下是安华信函全文:
各位同志,党主席,署理主席和各位敬爱的领袖:
你们必须平静地审视我提出的问题。其宗不离斗争原则,也须与我们过去的基调一致。我所担心的是,同志们只会恭敬地聆听,却未能把它放在心上。
我们过去的斗争当中,曾面临亟需思考和启发的苦涩情节。现今,《公民宣言》把我们的领导和组织卷入其中,与马哈迪和达因共谋。
我的看法可能与大部分领袖相违。我担忧,因为我认为这种策略已逾矩,并破坏斗争的原则和基石。我们必须提防掉入权力精英的危险游戏,以及他们用以维系腐朽政权的奸计。尽管如此,许多人以为,这次新策略是顶好和奏效的。
有人说这个策略能开创新局面,足以集结所有力量来推翻首相纳吉,进而带来改变。他们自信能稳控大局,不会出轨。这种思维的冲突亟需解决,但我们不应陷入个人的恩怨或争执。
我的立场与过去(巫统元老)东姑拉沙里(见图)签署宣誓书时的一样。虽然我和领导层给予同意,但我要求各位保持警觉,必须回归斗争原则与策略。
我们也不应质疑参与和签署《公民宣言》领袖的智慧。我过去写了数封信件,一直促领导层警惕权力精英游戏,同时必须坚守斗争原则。现在的问题是决定接下来的方向。
我倾向不愿与《公民宣言》团伙结合,意即开始保持距离。相反地,我们必须加强和致力推动改革,捍卫那些受到国家错乱经济管理所压迫的人民,这与我们一直以来所捍卫的原则和抱负一致。
《公民宣言》团伙,包括马哈迪,可能支持参与这个计划,但我们应该重视改革议程,而非《公民宣言》。
容我进一步解释:
我在法庭中一次简短的谈话中,曾满怀疑惑地发问过——为何奋力地捍卫《宣言》?它否定了民主改革中,民主问责制(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的重要道德原则。
感谢你们的即时回应与说明。
推动《公民宣言》,犹如一锤定音,成了既定事实。唯有公民组织领袖最后一刻敦促,我们的部分看法方能纳入其中,充作宣言的点缀罢了。
从原则而言,它依然是马哈迪的文件,残缺而且观点不符合改革议程。它只聚焦在纳吉须因一马公司丑闻而引咎辞职。
这显然乖离我们存在理由(raison d’etre),或是我们的斗争——为自由公义、法治、对抗滥权贪腐、力争全民公义!
领袖们似乎满意且着迷于纳吉下台后,一切诉求就会迎刃而解的担保。 这让人忆起我此前所提的“权力精英”的阴谋。这只会利于富人与权贵,而人民继续被排挤。我们甫经历“法定宣誓书风波”,它同样是一个黑箱承诺。
我们基于激情与迫切改变政权而开出承诺,如今它却沦为笑柄与丑事一桩,尤其当东姑拉沙里撇清关系,且贬之为荒谬。
东姑拉沙里老奸巨猾,利用法定宣誓书,一旦(副首相兼巫统副主席)阿末扎希与(国防部长兼巫统副主席)希山慕丁有所冲突,他即成为(首相)妥协人选。希望联盟当中,有人仍寄望透过骗局以带来“改变”,这让我甚感不解。
如今,这项运动继续在掌权者或执政者的领导之下,我们落力支持这项新倡议,仿佛这是为民之举。只有一个解释可为人接受,即这是被迫之举。
我们为了支持率,不顾一切,究其实质,我们只是关心政治利益,且丝毫未感内疚。
我们必须诚实。我们涉及两个计划,同意(公正党国会党鞭)佐哈里阿都在法定宣誓书代表我们,而(公正党署理主席)阿兹敏阿里(见图)、蔡添强及拉菲兹参与《公民宣言》。
不过,我总是避用“支持”或“承诺”的用词。眼见我们的领袖与暴政者、最为贪腐的前财长为伍,此状令人不安。
一名资深律师告诉我,他看到一些领袖在出席前独裁者的公开活动上,呆立不动及不惜放低身段,仿若仍陷于封建文化。
尽管阿兹敏、(前律师公会主席)安美嘉、(国家诚信党主席)末沙布信誓旦旦及给人信心,但改革议程却沦为边缘课题。
切勿坠入陷阱,以为批评马哈迪执政期间的暴政,得以邀得他来联袂推动改革。
他以执拗著称,素来笃定其志,难以动摇。缠绕独裁者的恐惧,总是哪天罪状被供出,以及被揭露窃取了数以十亿计的财富。
马哈迪从未珍惜善意和宽广胸怀。他不但没忏悔,反之持续人身攻击,展示其卑鄙一面。令人悲哀的是,我所信任的朋友,没看到这一点。
我想大家更重视与马哈迪的合作。不幸的是,这只会增强他对自己统治时期所带来的破坏和浪费,不存后悔。
他的姿态已从全盘否认,恶化至抹杀过去的大错!阿兹莎和我决定,有必要依据原则和捍卫尊严而表达反对。我们意指其铁腕统治,我们需要全盘引领,而非重蹈其专制方式。
我们认为,《公民宣言》无法为众民谋福,特别是处理经济危机和体制改革。那些《宣言》执迷者,肯定不欢迎如此批评。
我要求各方提供不同意见,以及清楚阐明该事。接着,非政府领袖向马哈迪发表坚定立场。
他们私下发表意见,不同于马哈迪经常公开发言的作风。过后,他解释一些不会带来变化的事务。就是国会议员多数支持和决定新首相人选。
我之前致函政治局,表达我的疑虑:这份宣言和新方式,与真正改变或改革相左?
我疾呼领袖们,切勿轻视他们的阴谋。莫要过于自信,以为可破除他们的伎俩。万万不要忽视这个提醒。
“君子信念盡失,而小人
則充滿高亢情緒。”
——叶芝(William Butlers Yeats)
小心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Machiavellians)最终把权力交给其朋党。
我们提升自己为有大志的人,只为了国家利益。我们所忘记的都是真实情况,即政府治理遭摧毁,而令人担忧的是不觉得后悔,也没努力去支持烈火莫熄。
马哈迪(见图)及达因两人是主谋,如此极端地捍卫资本主义朋党。通过有缺陷及贪腐的程序,颁发独立发电厂(IPP)合约、私营化大道工程、必需品被朋党垄断。
这很明显利用人民,加重人民负担。在他们治理期间,这些贪婪不曾终止,所带来的破坏后果如今仍可体会。
同志们,你们可能察觉我的立场日益强硬,我一开始就和你们很多人一样,宽宏大量及接受和解方案,我有点天真以为马哈迪会对改革更开放。
经过几轮和希盟领袖及非政府组织的讨论,并没能改变或阻止(马哈迪)对纳吉的偏执及私人怨恨,而非对残缺及破烂的制度。
当(马哈迪)与希盟及非政府组织和我信任的朋友合作后,他(马哈迪)还继续侮辱及攻击我,这好像很不合理。
这样的态度阻止了(马哈迪)与我家人见面的可能性。有朋友虔诚的说,不要寄望一名92岁的人最终会改变。
这只会让我更坚信,掌权的精英团体只会努力拯救巫统,并确保腐朽的制度继续振兴。
“那毒害你父亲的蛇,
现在头上正戴着王冠呢”
——莎士比亚
人民坚定不移,他们是醒觉的声音,人民希望看到有原则的立场。我们不能成为他们眼中阻止或耽误改革议程,或疏于捍卫人民命运的一员。
我们要求自由、经济公平、减少财富悬殊、对抗贪污及企业贪婪。请相信多数人民的精明声音、跟从社运分子、改革家及巩固党基层。
请允许我评论其他问题。对不起——但我无法讶异于某些人的浅见,即以为纳吉倒台能带来更有诚信的民主。
我坚持不一样的立场,没有证据足以否定之。有人要求我出示更清晰且不混淆宣言的方案,而我确实的这么做。
但我谴责某些人的不敏感态度,强迫(党)主席旺阿兹莎(见图左)和努鲁依莎(见图右)拜访马哈迪或参与他的活动。
你可能要赢取他的心,但要求我家人牺牲,是很没良心的做法——尤其在他近期的嘲讽之后。
也请不要相信所谓的“可信任的正确消息”,即纳吉已派人见我,以及我和阿末扎希上个星期在吉隆坡中央医院曾会面的说法。
这是污蔑,有人恶意散播之,以挑起猜疑及纷争。信任仿佛渐受侵蚀。我很有信心假设,即使真有那些会面,我的诚信仍维持不受影响。
反之,若真的有献议或有对他们的指控,我会坦白告诉朋友。这样的态度令人羞耻,但我们必须重新建设信任及拥有爱心。
最后——我如今被丧亲之痛所包围。我无意要加重我的亲朋戚友,对于我蹲在监狱的孤独痛苦。这样的考验对我、阿兹莎及家人很艰难,但不比党近期的进展来得复杂及纠缠。
自1998年烈火莫熄以来,我感觉到理想主义的抗争日益削弱,受到权力与金钱的光芒所考验。我的能力只是,鼓吹及煽动改变的醒觉——竭尽所能的改变。
所以,我们搏斗了约20年,对抗残暴及困苦生活。我们打碎恐惧、种族及宗教狭隘的高墙。
但我的担忧是因为近期的发展让我们面临十字路口。现在我们的问题已不是愿景,理想主义业已不是最根本的问题,反而是政治语言掌握了权力。又或者,是我不幸,因为我无法接受现实?
我足以得出结论,我的软弱让我无法接受《公民宣言》的新解。如果我们的演讲以强调公正党议程为重,以拒绝滥权和剥削人民为主,我毫无疑虑。其他组织可以来诠释宣言,但是不能背离我们的方向。
显然,那些不支持人民的资深领袖,不应该有主导地位,因为这将让人民感到混淆,模糊改革议程,甚至背弃信任及改革。
在这件事的讨论中,这是我唯一能认可的界限。如果大部分人全力支持这个宣言,那我愿服从,但是我会退下,只能重复完整改革的渴望。
我的失望,也是因为我的软弱和失败,无法聚合一个坚强的领导层,作为领导人和组织的领导能力和作用也将进一步削弱。也因此,会有人抱怨说,在这之前我也曾经涉及几个类似危机。
我尽了所能,但,很可惜的,我也有局限。敌意已经超越了道德的底线,像是和政敌合作比和同志合作来得好。我的所有诉求都不会有效。
朋友的看法和意见都充满偏见。我必须避免提及价值和道德的问题,以及诽谤的危险。因此,我就此打住。
我诚心要求你们,不要依据个人喜好而扭曲与误读这封信。这封信是给予所有领导层朋友的叮嘱和劝告,好好利用它。如果认为我太直接并伤害了你们,我感到抱歉。
在孤独及郁闷中,我常读诗,包括许多最好的英语诗歌:从乔叟(Chaucer)到普鲁斯特(Proust)再到布鲁姆(Harold Bloom)的作品。在这之前,我很喜欢聂鲁达(Pablo Neruda)、阿赫玛托娃(Anna Akhmatova)、仁德拉(WS Rendra)和沙末赛益。
我的诗人朋友道菲克(Tawfid Ismail)年轻时也曾涂涂写写,那些我记忆中的诗,我曾在2005年左右在万隆朗诵。
标题是:“总是如此的,哈迪”(1966),是学生运动反对印尼共产党和苏卡诺的时候所作。请允许我将诗中的哈迪换成“我的同志”:“总是如此的,我的同志”。
Setiap perjuangan selalu melahirkan
Sejumlah pengkhianat dan para penjilat
Jangan kau gusar, saudaraku.
Setiap perjuangan selalu menghadapkan kita
Pada kaum yang bimbang menghadapi gelombang
Jangan kau kecewa, saudaraku.
Setiap perjuangan yang akan menang
Selalu mendatangkan pahlawan jadi-jadian
Dan para jagoan kesiangan.
Memang demikianlah halnya, saudaraku.
安华
安华撰写第二封劝告函
单给三苏促慎防马哈迪
![]() |
三苏依斯干达 |
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首封给公正党高层的亲笔信曝光后,如今他再度发出劝告函,而对象是公正党副主席三苏依斯干达。
当事人三苏证实,安华委实写信提醒他慎防前首相马哈迪。
三苏也是武吉卡迪国会议员。他今日接受《当今大马》访问时,在短信以简短“正确”一词,证实确有这封信函。
不过,记者追问他评论此事时,他则不愿置评。
党内一二号人物不知情
与首封亲笔信不同,对于这封密函,党内巨头纷纷表示不知情。
公正党主席旺阿兹莎今日在大港受访时,仅简短表示:“不好意思,我须与三苏确认。”
她说,安华是否致函三苏,三苏本人或安华律师会更加清楚。
至于署理主席阿兹敏阿里,他昨日在大港受访时,同样声称不知情。
“我不确定,因为我未曾读过。”
安华专向三苏一人致函
昨日,《星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安华从狱中传来第二封信函,而三苏是收信人。
据悉,安华在信中提醒三苏,与马哈迪打交道时,务必谨慎。
此前,《当今大马》阅览一封安华写给公正党的信函,其中表达对《公民宣言》的忧虑,且提醒公正党领袖慎防马哈迪。
安华担心,《公民宣言》把公正党领袖和组织等,卷入与马哈迪和巫统元老达因(Daim Zainuddin)共谋的局面。
在马哈迪、在野党与公民社会领袖召开“倒吉誓师大会”前夕,安华曾通过公正党发声明说,他认同在野党与马哈迪等巫统造反派联手,以推翻首相纳吉。
不过,他当时强调,任何改变必须涉及体制改革,不能仅限于撤换首相。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