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大对峙持续 留守者持弓箭及美国国旗
香港理工大学内外对峙持续,警方包围理大今日(20日)已踏入4天,天主教香港教区辅理主教夏志诚及前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会长袁天佑牧师伉俪,昨晚(19日)曾到场,惟未能说服留守者离开。多名留守者今早手持美国国旗及弓箭走到面向漆咸道南的A座平台,现场气氛一度紧张。
美国参议院周二(19日)一致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以及限制非致命武器出口的《保护香港法案》。
今早7时许,理大4名留守示威者手持美国国旗及弓箭,走到面向漆咸道南的A座平台。有人挥动美国国旗,一度称要将美国国旗射向警察防线方向,但最后未有拉弓。其中一人在平台边挥美国国旗,与防暴警对骂。现场气氛一度紧张,在场大部份记者均戴上防毒面罩。
之后又有手持弓箭的示威者,在G座对开向无人方向拉弓,又在平台找掩护四处向外张望,其后离开平台。
昨晚10时许,天主教香港教区辅理主教夏志诚及前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会长袁天佑牧师伉俪到理大,逗留约4小时后离开。他们称共接触过7至8位留守者,各人均面对不同压力及心理关口,未能说服他们自愿离开,但尊重他们决定,会尝试要求当局让留守者亲友入校见面。
3人透露,接触到的包括在职人士及中学生,有留守者态度坚定、不太愿意对话,另有人“左思右想”;部份人认为不应放弃,亦有人认为自行离开与否,和最后被捕均无分别,所以选择继续留守,或考虑自行寻找其他方法逃离。
夏志诚称会向当局提出让留守者家长、师长或朋友到理大沟通及游说,又表示已留下联络方法,可以陪伴留守者前往警署,假如有需要亦愿意再到理大协助。
另外,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凌晨与港大法律系首席讲师张达明到理大G座,表示准备与留守理大的一名港大学生对话,但张翔逗留约一个半小时后离开,称最后未有与该学生见面。据了解,港大校方一直有与该名学生以手机信息联络,但学生最后未有依约见面,但相信该生仍在理大校园内。 (明报)
保安局长∶ 900名“自首”者全以暴动罪拘捕
(香港20日讯)香港理工大学内外对峙持续,警方包围理大今日(20日)已踏入4天,香港保安局长李家超今早见传媒时表示,与理大事件相关而向警方自首的人,至今有近900人,其中约300人是18岁以下,18岁以上约有500至600人。他呼吁在理大校园内的任何人尽快和平有序向警方自首。
李家超表示,昨日警方在各区拘捕730人,涉及不同罪行。他说,对于离开理大自首的人,会全部以暴动罪拘捕。他指出,法律条文很清晰,无论非法集结起初的目的及意义为何,如果集结的人有破坏社会安宁的行为,集结已成为暴动罪。警方在拘捕后会进行调查,律政司会仔细研究相关证据。他强调,“任何人犯了法,都要负上法律责任”。
他又称,政府的目标是尽快和平有序解决事件,政府、警方及教育界、宗教、法律、医护及社工等各界均努力希望在理大的人向警方自首。他表示,理大校园内发生多宗火警,多处被焚烧,而校内有不同武器及腐蚀性液体、危险品及有毒性的物品,劝喻如任何人需要医护照顾,尽快向警方求助。
李家超说,警方今日将会控制并重开周边道路的交通,配合不同部门清理路障,致力重新控制红隧天桥,开通红隧的交通。
新加坡富豪黄志祥下车清理港街边杂物
香港街头近期因示威抗议活动而常布满垃圾杂物。香港媒体报道,周二不仅有一般民众自发到街上打扫,香港信和置业主席、新加坡富豪黄志祥,当天乘车路过时也亲自下车清理街边杂物。
香港油尖旺街区周一晚因理工大学学生被困而成为冲突区域,许多反修例抗争者为了援救被警方围困在理大的学生,纷纷撬开街上的砖块作为路障,导致事后街道上满地杂物及砖块。
据《巴士的报》报道,除了有市民自发到上述地区的街道清理,香港信和置业主席,同时也掌控新加坡房地产公司远东机构的黄志祥,周二乘车驶经尖东么地道时,也下车拾起路边杂物。
香港纪惠集团行政总裁汤文亮在其脸书上传黄志祥下车清理的照片时,不仅称赞其行为,还直言佩服。
根据福布斯亚洲2019年新加坡富豪榜名单,新加坡最大的房地产发展商之一远东机构的黄氏兄弟黄志祥和黄志达,两人在过去十年里每年都在新加坡富豪榜上占据榜首,合并身家高达121亿美元(约503亿令吉)。
中召见临时代办指将反制 促美阻《港人权法案》成法
(中国.北京20日讯)美国国会参议院周二无异议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后,中国给予强烈谴责。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周三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柯有为,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马朝旭指中方必将采取有力措施给予坚决反制,一切后果必须由美方完全承担;敦促美方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该法案成法。
马朝旭促美方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否则中方必将反制。他强调,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并警告美方任何企图破坏香港繁荣稳定、阻碍中国发展的图谋都不会得逞,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美国参院通过法案后,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由发言人耿爽发表官方声明,怒批法案罔顾事实、混淆是非、违反公理,玩弄双重标准,公然插手香港事务及干涉中国内政,是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耿爽表示,中方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促请美国阻止法案成法,否则必将采取反制措施。
耿爽提“4个严重”“3个坚定”
耿爽用“4个严重”形容5个多月来香港的混乱:“严重危害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再用“3个坚定”表达中国中央维护香港稳定的态度:“坚定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定支持香港警方严正执法、坚定支持香港司法机构依法惩治暴力犯罪份子”。
耿爽说,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成功,港人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惟美方有关法案全然无视客观事实,反而出于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把香港暴力分子的暴力行为,粉饰为追求人权与民主,目的是为反中乱港的极端势力及暴力分子撑腰打气,阻碍中国发展;批评美方恶劣行径损害中方利益,更损害美国自身在港重要利益。
耿爽最后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要求美方“认清形势”、“悬崖勒马”,立即采取措施阻止该案(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成法,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以免引火烧身、自食苦果。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杨光指,示威者有些极端暴力行为泯灭人性、骇人听闻,事实清楚证明香港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暴力横行,而非人权及民主问题,狠批美国一些政客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是毫无原则的双重标准,促请美方少数政客立即停止干涉香港事务,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愚蠢之举。
香港中联办发声明警告,美方“必须立即停止危险的‘玩火游戏’,终止推动有关涉港法案的后续程序,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必将自食其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表示极度遗憾,指有关法案既无必要,亦毫无理据,更会损害香港和美国双方的关系和利益力并重申,外国议会不应以任何形式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周三在推特写道:“美国人民如此珍视的民主和人权再次被一些美国政客滥用,以为暴力和混乱辩护”,“他们是否愿意与暴徒站在一边?太悲哀了!”
美禁向港警出口特定军火
在香港陷入巨大危机情势下,备受各界关注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于周二在美国参议院获得全体一致通过,同时参院也一致通过禁止向香港警察出口特定军火,包括催泪弹、胡椒喷剂、橡胶子弹和电击枪等的法案。
白宫未有即时回应,而路透社引述美国官员指,总统特朗普仍未决定是否签署法案。
根据参议院版本的法案,国务卿蓬佩奥需要最少每年一次确认香港的民主人权状况,是否符合获得贸易特殊地位的资格,同时也让美国得以制裁破坏香港自治的香港及中国高官。
上月中旬,美国众议院也通过同一法案,惟版本与参议院略有不同,参众两院现在需要将两个版本合二为一,之后送交特朗普签署正式成为法律。
恐影响中美贸谈
路透社引述匿名美国官员指,如果法案提交至特朗普,预料幕僚间会有激烈辩论,部份人担心会影响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其他人则相信是时候在人权和香港问题上与中国对抗。
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周二表示,美国参院向那些为他们长期珍视的自由而抗争的香港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他们听到了香港的声音,持续与香港站在一起,不会对北京破坏香港的自治,袖手旁观。
参议院少数派领袖舒默称,法案获得通过,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了信息,显示他在香港、新疆等地的打压不会得逞。共和党参议员霍利则认为,法案获通过反映美国支持香港人对抗北京,又指中国寻求扩大在区内影响力,直接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及利益。
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研究主任布兰切特对BBC表示,假设特朗普签署法案,这意味着北京将需要对使用暴力镇压香港付上更大代价,同时意味着在香港议题上,美国将会采取更强而有力的行动。
香港人权法案众议院主推手,共和党新泽西州众议员史密夫预期,参众两院外交委员会,会以启动和解程序方式,敲定最终版本香港人权法案。
他又称最终版本法案,可以包括在国防法案内,于今年稍后表决。
美国副总统彭斯周二接受当地电台访问时指,总统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若果香港当局处理示威时出现暴力行为,或没有恰当和人道地处理,美国将很难与中国达成协议。他又称,中美就首阶段贸易协议谈判的同时,美方亦会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至今近900人自首 保安局长:暴动罪拘捕
(香港20日讯)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周三表示,所有走出理大自首的人都会被警员依暴动罪拘捕,但最终是否以此罪名起诉,要经过调查。他呼吁,在理大校园内的任何人尽快和平有序地向警方自首,希望此事和平落幕。
李家超称,在理大事件中,至今有近900人走出校园自首,当中约300人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人。
李家超说,任何集结无论目的或意义为何,如果有违反和破坏社会安宁的行为,已构成暴动罪。依据香港《公安条例》规定,暴动罪可处10年刑期。
另外,李家超称,警方周二在各区拘捕730人,涉及不同罪行。警方在拘捕后会进行调查,律政司会仔细研究相关证据。他强调,“任何人犯了法,都要负上法律责任”。
对于自首的未成年人士,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在警方记下他们的资料后可以先回家,但指警方会继续调查,再决定采取什么行动。
仍有50至100示威者拒自首
香港局势上周急剧恶化,交通陷入半瘫痪,示威者和警方的冲突蔓延到大学校园之内,其中中大和理工大学的情况最为激烈。不过自前晚多名中学校长、议员和警方协调后,陆陆续续有许多抗争者从理大出来向警方自首。
据报,理大目前仍有50到100名示威者留守校园,不愿自首。
港媒报道,多名留守者周三早上手持美国国旗及弓箭走到面向漆咸道南的A座平台,现场气氛一度紧张。
警方至今并未进入理大校园执法,强调希望事件和平解决。
特首林郑月娥二晚上11时在脸书发帖,呼吁其他在校园内的未成年人士立即离开,“你们的家人都在等你们。”
停课多日的香港中小学周三“复课”第一天,有网民发动及响应“三罢”运动,让不少上班、上课的民众受到影响,陆续传出示威者阻挡地铁列车门的事件发生,各地交通出现状况,不仅粉岭天桥站出现拥挤人潮并发生群殴,天水围西站有防暴警盘查中学生,调景岭站也传出有中学生遭警拘捕。
213男女被起诉暴动罪
至今,约213名男女被警方落案起诉暴动罪,他们周三下午分别在西九龙、九龙城、屯门、粉岭、东区及观塘裁判法院提堂。估计整个聆讯须要至凌晨时分后才能完成。
一名中文大学学生及哈萨克籍的浸会大学学生遭搜出汽油弹,各被控一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己被押解至九龙城裁判法院周三提堂,哈萨克领事馆代表愿意为浸大被告提供5000元人事担保,惟遭裁判官以危害人身安全、案情严重等由拒绝,两人需还押至明年1月15及29日。
代表中大学生的律师于庭上表示,今年23岁、大四的张展铭被控于本月18日,在红磡畅运道一个巴士站外管有攻击性武器,即汽油弹。张展铭投诉遭警方拍打胸口、掌掴、面壁跪于碎石堆等,导致耳呜及双膝痛楚。不准保释。
据报疑身穿黑衣的哈萨克籍Abilkaiyr,右手持汽油弹,左手则拿火机,警员遂上前作拘捕。
少数示威者从水渠逃走
理大内的示威者被困3日,继续设法逃离,有示威者周三被发现尝试从理大校内经水渠逃走,不过随即被警方拘捕,成功逃出的人不多。
香港《明报》报道,周二晚11时许,约有17名示威者尝试在理工大学李嘉诚楼旁边经雨水渠逃离理大,其中殿后的3人落到渠,发现积水突然加深至心口,他们随即折返。
3人担心其他人被困,惟有报警求助。多名消防员接报赶至,并派出消防蛙人下雨水渠进行搜索,但最终没有结果,消防员只好暂时撤离。
至周二晚10时许,示威者引述Telegram消息称各人已安全离开。
另据消息指,周三早上9时许,有3男1女于距离理大约400公尺外的畅通道南,近都会轩对开的渠盖爬出,登上接应私家车逃去时,被防暴警截查拘捕。
即使不少人利用各种方法逃离,仍有部份示威者留守校园中。
负责食堂工作的不愿具名厨房伙头Y,称要“煮食抗争”,要留到最后,更豪言:“食物够吃一年!”同样不愿具名的水吧冲茶水员P本是搭棚工人,他说数日前入理大,最初在校园搬搬抬抬,周二客串做水吧,他说想陪学生走到最后,“这里的学生还有希望”。但随着学生人数减少,他决定傍晚离开。
校园多处遗下“魔法”物料
部份留守者周二午撤离后,校园多处遗下逾百支燃烧弹、化学品、生油、面粉等“魔法”物料,日常用品、衣服等亦散落各处。
医管局表示,由凌晨至周三清晨7时30分,共有67人因各区公众活动受伤送院,包括42男、25女,年龄由16至68岁,当中46人情况稳定,其余21人治疗后已经出院。
入理大接学生遭举武器指吓 校长:多怕都要冷静
理大围城期间,前后约60名中学校长及副校长,不分日夜两度进入战地般的校园,逐一带领未成年的学生离开,截至周二傍晚共接走逾300名学生,部份学生与到场的中学校长相拥而泣。
示威者强拉学生回校园
星岛日报报道,有参与行动的校长称,现场气氛一度紧张,激进示威者举起武器指吓,强行把欲离开的学生拉回校园,要求众人要“齐上齐落”,校长被指带学生“自首”或向警方告密,几经波折始能成功把学生安全带出校园。
原来社媒不断流传消息,指校长“接放学”是带未成年学生“自首”的圈套,不具名校长说:“多怕都要冷静,议员见状亦帮忙调停”。
社会贤达理大外斡旋香港01评论文章也指,理大示威者与警方对峙期间,陆续有社会贤达赶到理大外面试图斡旋,直至周一晚上,局面才迎来明确的转机,包括港大法律学者张达明、建制派元老曾钰成、前财政司政治助理罗永聪及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进入校园,成功说服留守者离开。
香港01称,这些人属于不同的政治光谱,却共同发扬了“和理非”的精神,而幸好警方也展现了弹性,同意让未成年者离开时不被即时拘捕,而是只需接受警方登记拍照,保留追究权利。
从深夜开始,陆续有留守者接受安排,离开理大,使得校园内外的紧张气氛逐步纾缓。
宗教人士入理大对话4小时
周二晚10时许,天主教香港教区辅理主教夏志诚及前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会长袁天佑牧师伉俪也进入理大,逗留约4小时后离开。
夏志诚说有年轻人心愿坚决,甚至轻生也没所谓,对此很难过,“在生命面前,没有讨论余地,必须尽力去挽救生命”,盼年轻人想想,事情看似绝望,其实时常有希望,“留得青山在,哪怕无柴烧,不是一日便要完成所有事”,盼助年轻人看长远一点,让事件和平解决。
另外,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凌晨与港大法律系首席讲师张达明到理大G座,表示准备与留守理大的一名港大学生对话,但张翔逗留约一个半小时后离开,称最后未有与该学生见面。据了解,港大校方一直有与该名学生以手机信息联络,但学生最后未有依约见面,相信该生仍在理大校园内。
联国吁放弃暴力示威 促港和平解决理大事件
(日内瓦20日讯)联合国周二呼吁香港当局“和平解决”警方包围香港理工大学事件,并呼吁示威者放弃使用暴力。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言人科尔维尔表示,近几个月一直深切关注香港局势,对于目前理工大学的情况,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敦促当局尽一切努力缓和局势,处理校内留守者所面对明显恶化的人道主义情况,并和平解决事件。
科尔维尔表示,严重关切年轻示威者愈趋暴力的行为,部份人诉诸包括针对警察的极端暴力,不能容忍,“我们呼吁所有参与示威的人放弃并谴责使用暴力”。
他促请港府透过对话,寻求和平解决大量市民所提出的不满。科尔维尔亦强调问责的重要性,无论是对违法及作出暴力行为的个人,还是对警方过度使用武力的指控。
食物发霉卫生变差 理大或爆发瘟疫
(香港21日综合电)香港理大校园据信周四仍有不到100人死守,拒绝自首,但是,随着物资越来越少,卫生情况转差,食堂厨房茄汁发霉、厨余发臭,有人发烧和肚泻,自知撑不了太久的留守者正在想方设法突破警察的围困,不过有医护人员警告,校内情况急剧恶化,随时可能爆发瘟疫。
茄汁发霉 熟猪扒放置5天
理大校园内水电如常运作,根据在场记者,厨房内有大量厨余,有茄汁已发霉;留守者之一Ron说油锅内有一些已煮好的猪扒,已放置至少5天,另外亦有解冻食物已放置超过一周。
周四早上进入理大食堂、体育馆的理大副校长(科研发展)卫炳江对留守者说,食堂卫生情况很差,不要再在那里煮食,惟留守者未有理会。
据报,食堂的食物大都没有遮盖,除水煮蛋外,还有烧卖、蔬菜沙拉、小番茄、肠仔、蒸包、面包,和各式打开盖的酱汁。在吃光的食物盘上,雨伞与水果放在一起,食堂的桌椅和地上满是水瓶、头盔与杂物,凌乱不堪,洗手间亦肮脏。
有人肚泻发烧
进入校园与示威者接触的前财政司司长政治助理罗永聪也指,校园情况差得难以想像,食堂传出酸臭异味,卫生情况转差,个别同学出现肚泻、发烧。
他说,最深印象是图书馆被消防喉淋了数天,如同“水池、湖”,全部电梯已坏,电表房被破坏。
罗永聪称,曾与留守者倾谈,有人认为“我都无做错,为什么我要出去自首”、“若我出去,我要冒一个风险,我要坐10年”、“我走了对不起手足(兄弟)”。
一名过去曾在中大救援、刚从理大撤离的赵姓牙医透露内部惨况:“有人已经发烧,又不肯处理,加上环境太恶劣,我怕过了一周会爆发瘟疫。”
据报,校内最后7名义务急救员周三晚已从理大撤离,等同于校内已没有医疗人员为示威者治疗。
盘算突围 睡不好吃不下
一名仍留守理大校内的未成年示威者透露,过去5天以来,他只睡了10个小时,有时一天就只吃2块饼干裹腹。他说,吃不下,心里一直盘算着要如何出去。
路透社称,一些示威者不愿意离开,不是为了要跟警方摊牌,而是他们自认没有做错,不愿意“自首”,认为自首便是承认自己犯罪。
一名胸前挂了很多个打火机准备随时点燃汽油弹的黑衣人向路透社披露,留守者已在讨论下一步要怎么做,但他没有透露详情。
从早上拍得的校园照片见到,内里垃圾与杂物遍地,车路布满砖块,多个水渠被打开,旁边围有尼龙绳等怀疑协助逃走的工具。
女示威者:能撑多久就多久
一名化名为Michelle的女大学生透露,校内环境日趋恶劣,警方也会每天使用不同手段影响留守示威者心理状态,她坦言:“能撑多久就多久。”
Michelle认为,理大校园环境越来越恶劣,主要与警方施放的化学物质有关,警方每晚都用强光照射留守者、播放讽刺性歌曲等,留守示威者想方设法却无法逃走,这些因素都令很多人情绪崩溃。
校园外气氛大致平静
理大校园外周四早上气氛大致平静,继续有警员在四周戒备,有议员及校方职员继续尝试游说部份人离开,但暂未见再有人离开。在理大的出入口位置,设有登记区,所有人士进出理工都需要先行登记。
清晨5时许,两名留守者欲爬过近康庄道车辆出入口的围栏,被防暴警发现,两人折返校内。
理大学生会署理会长胡国泓自上周至今仍留守,他估算现时仍有约60人在校园内,近半是理大学生,胡国泓又指,校内物资和粮食愈来愈少。
中驻英大使慰问郑若骅 盼国际认清港事态
(伦敦21日综合电)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周三会见在英国伦敦被滋扰而受伤的香港律政司长郑若骅,刘晓明再次向郑若骅转达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慰问,祝她早日康复。他指出,郑若骅遇袭事件表明,“反中乱港分子已将黑手伸出境外、伸到英国”,示威者严重践踏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挑战“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
刘晓明又提到,两天前他就香港局势举行第三次中外记者会,全面解读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出席在巴西就当前香港局势发表的讲话。他指出希望国际社会认清香港事态实质,坚定不移反对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
郑若骅手部神经受损
郑若骅表示,感谢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使馆所提供的协助。她表示到英国原本希望向英国朋友和国际社会介绍当前香港局势,未料有人对她围堵袭击,将她推倒在地,导致其手部骨折,充分暴露其希望通过暴力恐吓实现其险恶目的的企图。
郑若骅上周四(14日)在英国伦敦访问期间,遇上数十名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的示威者。期间她被示威者包围,并在混乱中狼狈跌倒,后来被送院治疗。郑周三首度亲身回应事件,称其左手腕脱臼兼骨折。郑又引述医生称其左手未能正常活动至少3个月至1年,又指手部神经有受损的症状,日后可能要做手术。
邓炳强澄清:未禁从理大离开人士离境
新任警务处长邓炳强周五澄清,并无禁止从理大离开的人士离境。
有报道指,有早前经警方登记后离开理工大学的示威者未能离境,邓炳强否认有此事,他在旺角警察体育游乐会见媒体时称,该涉案人士已超过18岁,离开理大时称身体有事,由救伤车送往医院,但他下车后没有进入医院,而是立即潜逃,因此作出拘捕。
理工大学校内外对峙周五进入第6日,凌晨约3时许,有早前撤离的急救员重回理大,游说留守者离开,表示已与警方及政府达成某些方案,由凌晨至清早,先后再有约14人自愿离开。估计留于校内的人数约有50人。
到目前为止,警方在理大事件中拘捕或登记约1000人,其中300人因未成年,不满18岁,故全部获放行,但警方保留追诉权利。理大示威者被包围期间,曾试图以爬绳及下水道等方式逃走,但绝大多数人未能成功离开。
邓炳强也表示,星期日(24日)的区议会选举投票日,警方会在票站附近高姿态巡逻,票站内亦会安排足够人手,确保投票不受干扰。
另据报道,就读中二的12岁男童,涉于10月初用喷漆在港铁太子站和旺角警署外墙喷“死黑警”等字句,周四在西九龙裁判法院少年法庭承认两项刑事毁坏罪。男童为反修例运动以来,被定罪的最年轻被告。
被告在庭上表示,自己因冲动而犯案,事后深感后悔。裁判官当场要求索取福利官及感化报告,把案件延至12月19日宣判,被告继续获准交保外出。
代表男童的当值律师求情指出,男童父母已离异,现时与祖母同住。律师呈上男童和多名亲人撰写信件,男童在信中称今次犯案令家人痛心,相当后悔。七旬祖母则在亲笔信形容男童本性善良,常提醒她服药,并分担洗碗等家务,两嫲孙互相照顾。男童中学老师信中表示,虽男童学业成绩一般,但做事有责任感和乐于助人。
本案男童以外,另有一名12岁男童被指涉于11月11日“黎明行动”中,与另外8人在大埔港铁路轨上投放过百支竹、咬警员手指及管有扳手,被控以3项罪名,现还押候审。
另外,在 8.31港铁太子站事件中,涉藏有汽油弹被捕的一名13岁男童,周五早在九龙城少年法庭处理,他控以一项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
13岁中学男生由大律师邓子楷代表。据消息人士透露,他被控于今年8月31日在太子站藏有攻击性武器罪,即至少携有汽油弹。案件押后至1月31日再讯,待警方进一步调查及索取相关法律意见。
香港有不少中学生参加了这场“反送中”风暴,截至18日,警方在示威冲突中拘捕了4491人,包括3395男1096女,年龄介于11至83岁,主要涉暴动、藏有攻击性武器、纵火、袭警等。
港区议会选举后天举行 民主派吁公投“五大诉求”
(香港22日综合电)香港星期日(24日)举行2019年区议会选举,今届选举是反修例运动以来首场选举,备受各界关注。有1090名候选人登记竞逐全港18区区议会一共452个议席,候选人和选民登记人数都破纪录。
建制派选情“全线极之告急”
建制派民建联周四举行誓师大会,党主席李慧琼坦言是次选举工程是“前所未有的艰难”,明言整个党的选情“全线极之告急”,呼吁市民投票踢走暴力。另一边厢,民主派呼吁市民星期日投票,形容是次选举是“五大诉求一起公投”,向政府表明市民坚持争取五大诉求的决心。
分析认为,这次区议会选举不纯粹是选区服务及民生的议题,更多的是政治表态或权力在社区层面再分配的问题。
本届选情激烈,是回归以来首次无人自动当选,各个选区都至少两人报名,部分选区甚至出现5人混战的局势;据报,上届(2015年)的区议会共有68名参选人自动当选。
黄之锋被取消资格
本届唯一被DQ(取消资格)的参选人是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他多次被提问政治主张后终被取消资格。
香港《明报》整理了这次区议会选举1090名候选人报称“政治联系”的资料。其中,报称属泛民主派者最多,占总候选人数的36.5%,建制派则占29.4%,报称独立和其他的候选人总数占34.1%。
有学者认为民主派及建制派的选票相当稳定,关键在于剩下的30、40%中间游离选民。
投票率料60% 历届最高
香港岭南大学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广周五接受港台节目访问时说,虽然政府对选举有保留口吻,但候选人积极宣传,相信选举能够如期举行,他预计投票率可能接近60%,较历届为高。
李彭广也认为,因修例引起一连串的争议前所未见,社会上可争议及讨论空间实在太大,对立及张力达到极点。这次区议会选举不纯粹是选区服务及民生的议题,更多的是政治表态或权力在社区层面再分配的问题。
根据明报整理的资料显示,报称属泛民主派者最多,约398名,占总候选人数的36.5%;其次是建制派的候选人,约320名,占总候选人数的29.4%。
值得留意的是声称“独立”的无党派候选人达255名,占总候选人23.4%,而没有提供政治联系资料的“其他”候选人亦有117名,占总数的10.7%。两者一共的候选人数逾370名,达34.1%,超越建制派总候选人数目,直逼泛民主派的36.5%,势力与泛民、建制三分天下。
民建联的李慧琼周四形容今次是一场“硬仗”,称该党有80个地区办事处遭受超过100次的破坏和纵火,该党的候选人和义工也经常被滋扰和被打。她形容社会现时被“黑色暴力气氛笼罩”,称很多市民反映放假不敢出街,亦不敢在公共地方讲政见, 担心会被“私了”。
民建联无惧恐吓
民建联会务顾问谭耀宗表示,反修例风波掀起很多暴力、摧毁香港的经济和法治,亦对一国两制带来很大的挑战。他说有人想吓他们,令候选人不能参选、选民不能投票,但他强调“我们不怕”,呼吁支持者投票。
民主派各大政党周四亦呼吁市民星期日投票,以选票向政府表明坚持争取五大诉求的决心。民主党主席胡志伟说,政府对五大诉求、警暴的问题不闻不问,令冲突持续,他呼吁市民用选票向政府表态。
公民党立法会议员谭文豪表示,希望区选可成为反修例运动的转捩点,“向政府展示我们对五大诉求有多坚持”。他冀大家珍惜手中一票,“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投票”。会计界立法会议员梁继昌呼吁市民星期日“一起身就去投票”,尽量在上午投票。
据报,本届选民登记逾413万人,占合资格选民86.1%,创历年新高。新登记选民中,以18至35岁较年轻的群组占最多,近48%。
武警长驻深圳湾体育中心
香港从“反送中”演变成反政府的示威运动持续5个多月,临近深圳湾口岸的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集结的大批中国武警的军车仍未散去。
香港《明报》周四发现,深圳湾体育中心东面的体育场处于封锁状态,其东侧区域出现大批临时营房,数十辆军车停泊,武警似已长驻该处。而体育场旁边的体育馆照常运作,近月还举行了多场演唱会。
引起外界揣测随时入港
深圳湾体育中心驻兵情况从8月起惹外界关注。美联社曾翻查卫星图片报道,有500多辆装甲运兵车集结深圳湾体育中心;后又有军人在体育场操演的画面,引来外界对中国解放军或武警可能随时会进入香港,对付反修例运动的担忧。
《明报》报道,几个月过去,体育场东侧的停车场的大片区域,俨然成为武警营地。透过围栏可见里面错落的绿色临时营帐,有身穿迷彩服的武警官兵出入。体育场内则不时传出口号声,似在集结训练。而从该体育中心到达香港边界的深圳湾口岸不到10分钟。
鲁比奥:中应停止干预美内政
另一方面,中国外交部一直以来都以“干预内政”来谴责美国。而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周四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访问时,反叫中国停止干预美国内政,指美方在商业贸易上对香港和中国的做法不同。
他表示,中美的冲突难以在短短一个总统任期内解决,或需10至15年,又称即便达成首阶段贸易协议,也不能涵盖所有中美议题,故不应将之视为单一议题,而是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平衡。
曾钰成洒泪:惭愧未能给年轻人找出路
立法会前主席、民建联创党主席曾钰成冒险到理大“救人”后,反被斥“吃人血馒头”、“为选举盘算”,他日前接受网媒香港01专访,表示自己当时“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一心只想带领留守者脱险,“有人说我吃人血馒头,那就说个够吧我无所谓,但有谁真心想过这些小朋友将来怎么办?”
理大冲突第二晚(11月18日),曾钰成与多名不同政见的社会贤达到场斡旋,成功劝服近百名留守者和平撤离,令校园避过一场流血冲突。这份超越黄蓝的承担、和平理性的精神,本是当下香港急需展现的节操;可是,“没中”催泪弹的曾钰成,反而被斥“吃人血馒头”、意图制造分化、谋为区选加分。
谈及有人批评他“送人去死”,曾钰成在访谈中激动洒泪,坦言内心历经挣扎;至于有人多谢他“救了学生”,他也甚感惭愧,直言不知道怎样才能为迷途的年轻人找条出路。
曾钰成入理大带出一批示威者后,互联网旋即疯传,曾钰成不惜冒险现身,全因朱姓义工是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的孙女“朱媛”云云。
曾钰成随后澄清收到自称是“守护孩子”朱姓义工的求助信息,指留守者中有一班“小朋友”好怕,当中包括一名轻度智障的孩子,希望他帮忙说服他们撤离现场。
他随即把讯息告知10多位不同政见的“有心人”,包括港大法律学者张达明、前财政司司长政治助理罗永聪、民主思路前成员黄梓谦及麦嘉晋、监警会前委员郑承隆、以及一名政府官员和建制元老等,大家一致同意提供协助,以免流血伤亡。
曾澄清,该名义工并非权贵子女而是普通市民。
他说:“我不介意,我这么说好像故作清高,但事实是,我当时最大心愿就是不要有伤亡流血事件。……我是教师出身……你见到这些学生……你怎么忍心……看到他们前途尽毁呢?”
“有个女学生哭到停不下来,说自己应该考mid-term,没有准备要坐10年牢……还有个20岁的,很害怕地问,跟我出去是不是会被捕、会不会被吿暴动罪?我说要看证据,没有犯法的话不用怕。她回说,摄影机拍著她丢汽油弹。我心想,妳干嘛要去扔汽油弹呢?你知不知道要承担多大的后果?但我也只能对她说,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结果,她就不愿意跟我离开了。”
曾钰成说,在理大李嘉诚楼平台,看著那一个个彷徨无助又惊慌失措的年轻人,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在现场你真的会明白,为何很多校长老师,会被骂他们‘偏袒’学生。”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