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疑头中催泪弹危殆·家人:为何警察要射头?
(香港明报14日讯)天水围昨晚(13日)有示威者与防暴警爆发冲突,一名15岁少年疑被催泪弹击中头部,陷入昏迷,送往屯门医院接受手术后,在深切治疗部留医,情况危殆。伤者的叔叔傅先生深夜赶抵医院,称“很想知道为何警察要射他的头?”
傅先生表示,侄儿年仅15岁,就读中三,刚完成4小时手术,现时情况危殆,具体情况尚待医生讲解。
傅先生称,现场消息指出昨晚约10时,侄儿在天水围嘉湖新北江商场疑被催泪弹击中头。他说侄儿过去数天没有罢课,不知他是示威时被击中,还是路过时误中催泪弹,希望各界提供事发片段,以便跟进。
受伤少年昨晚在天水围警民冲突现场中昏迷倒地,头部流血,有透明液体从鼻腔流出。据悉他脑出血,送抵医院时昏迷需要插喉,右边瞳孔放大,随即接受开脑手术。
陈帆川 警察和“蓝丝”为什么痛恨大学生?
香港民主运动迈向新一轮高潮,示威者的情绪由科大学生周梓乐不幸离世所激发,并在目睹警察向手无寸铁的学生打响第三枪而引爆,及至看见中大校园烽烟四起而一发不可收拾。年轻的大学生在“黄丝”圈子具有神圣地位,能引起广泛同情,但为何偏偏警察和“蓝丝”却如此痛恨大学生?
防暴警察强攻中大,原因是二号桥具“战略价值”,示威者可以在桥上掷物至铁路路轨和吐露港公路,造成新界东交通瘫痪。然而,当局向中大开火前,不可能没预计过坊间和国际媒体的强烈反应。他们放弃跟校方以和平方式协商,反而直接出动警队火力全开,必然是想摆出一副架势。
大学是今场运动的基地之一,不少前线示威者都是大学生,中文大学更加有“暴徒大学”之称,甚至明目张胆地举行亲共媒体口中的“暴徒训练班”。防暴警察继突入大型商场、私人屋苑、医院和教堂后,新一步就是要将硝烟刮入校园,为警权侵袭大学开一个头,迫使学生天天提心吊胆,击溃抗争士气。
在文化界地位斐然的中大遭遇炮火连天,即使是政治中间派也感到揪心。不过从前线警员的反应和社交媒体的“蓝丝”讨论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践踏文明感到无比快慰,何解?
有些人一辈子只集中面子和利益
大家不妨回想,即使今场运动没有发生,“蓝丝”当道的较年长一辈,一早已经看大学生不顺眼。每逢有关于迎新营的丑闻,或者大学生请求商家赞助活动却闹不快,或者大学生不懂自理、不懂找工作等新闻,长辈们都尤其爱看。他们对新一代有种成见,认为他们高分低能、好吃懒做,认为“废青”及不上他们上一代人读书不多但刻苦耐劳。
他们的这种想法出于长辈心态,也出于自卑心作祟。昔日太平盛世,这不过形成一种代沟;来到现在,则进化成“蓝丝”瞧不起“废青”的强大执念。
至于前线警员,普遍学历不高,入职薪酬却高达2.4万元,每年稳定增长,还有优厚福利,可以说,警察这身分令他们在物质上跟许多大学毕业生平起平坐,一吐从小到大被标签“读书唔成”的乌气。如今,当权者进一步将他们塑造成止暴英雄,鼓励他们惩戒那群社会地位较高的大学生,蒙面警当然肆无忌惮,尽情发泄。
所以“黄蓝”的鸿沟,是永远无法弥合的,因为总有一些人,一辈子只会集中在自身的面子和利益身上。
校园成兵工厂 学生囤积自制武器
在港岛中环,周四已连续第4天有示威者在德辅道中和毕打街之间堵路。部分地区续陷入瘫痪。一些学生也囤积自制武器,为在校园警民对峙做准备。
在多家校园,数以千计的学生囤积粮食、砖块、汽油弹、弓箭、弹弓和其他自制武器。
警方表示,位于新界的中文大学已沦为一个拥有弓箭和弹弓的“兵工厂”。“显然它已沦为一个汽油弹生产基地。”
《星岛日报》报道,在周二变“战场”的中大校园,香港警务处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谢振中称,周二晚示威者投掷的汽由弹多达数百枚,警方近日拘捕逾4000人中,约1500名学生,当中850人是大专生,反问为何大学本身是教育地方,现时却变成了“兵工厂”。
18岁张同学向路透社表示:“非必要情况下我不会使用弓箭。我还在学习使用中。而且我认为弓箭伤不了警察,但如果他们动用实弹的话,我们会死。”
多所大学包括中大、理大和城大则仍有示威学生留守,占据了大学。在理大,有示威学生持续从天桥向附近的海底隧道扔下杂物,令连接九龙和港岛之间、最为繁忙的红隧关闭,未能通车。
数百名理大学生亦戴上防毒面罩以防催泪弹气体。示威者也带上装有汽油弹的箱子置放在道路旁,包括在自周三晚上起就被封锁的红磡海底隧道。学生们还把食用油倒在地上,以阻警察硬闯。
警方在理大校外布防,防止示威学生冲出校园破坏。警方表示,周四早有示威学生从校园内向警员射箭,防暴警察随即发射催泪弹。
警方在现场检获6支箭,案件暂列“袭警”,暂未有人被捕。
全港周五至星期日续停课
另外,继教育局宣布周四全港学校停课后,局方表示,由于堵路及阻碍交通服务情况持续,范围广泛,基于安全考虑,全港学校周五至星期日继续停课。
城大周四宣布,由于校园疑被纵火破坏,以学生及职员安全为重,取消原订23日举行的全校毕业典礼及学院毕业典礼(11月16日至12月8日)。
港大和理大宣布,本学期余下课程会暂停,将提供网上教学。浸会大学发表“紧急安全呼吁”,要求学生离开校园。
反送中示威达临界点 金融时报:港府失去正当性
(香港14日讯)香港警方昨天强闯中文大学校园与学生示威者发生暴力冲突,11日更近距离朝示威者发射实弹,警民冲突加剧。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社论,港府俨然失去统治正当性,现况岌岌可危。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昨日刊出一篇标题为“香港当局失去正当性”(The Hong Kong authorities have lost their legitimacy)的社论,文中认为示威者和警方都要为这场暴力冲突扛起责任。
反送中运动从今年4月开始至今,持续数月的暴力活动已达到临界点。长远来看,在双方都没有准备好退缩的情况下,已酿成的悲剧让局势确变得更危险。
社论指出,反送中运动演变成如今局面,主要归咎于港府和北京当局。港府和北京当局都低估示威者的决心,让步做得太少也太慢。
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早在还是示威者人还在和平示威时,撤回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或许就能挽回局势。
相反地,林郑只宣布暂缓修订条例,在过了将近3个月后才撤回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反送中示威已频频传出流血冲突。这无意间向示威者传递了一个有害的讯息:唯有暴力才能取得成果。
社论还写道,港府持续危机处理不当,使港府失去统治正当性。
港府失去民意正当性后,不是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反而诉诸警察武力镇压。香港当前面临的不是法律和秩序问题,而是法治问题。
另外,社论提到,有迹象显示北京当局正准备更加强硬应对反送中修例示威活动。中国官员表明希望在香港进行立法和教育改革,包括为第23条立法。
社论指,若中国政府有意立第23条立法,唯一可能成功的方法,就是让香港实行“基本法”已承诺的双普选,即一人一票选出行政长官和全部立法会议员。
但社论末段提到,这件事发生机率微乎其微,兑现普选诉求会让人觉得北京向暴力屈服,并为中国其他地区立下先例。不过,落实普选可能是让反送中运动和平落幕,也是避免中国血腥军事镇压危机升温的唯一出路。
第23条指的是香港“基本法”第23条,禁止香港“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等行为的条文。港府曾于2003年推动立法,香港民众忧心此条法律定义模糊,会让香港的一国两制变为一国一制,引发50万人上街“七一游行”。同年9月,时任特首董建华宣布撤回草案,港府迄今都未再重提立法。(中央社)
沙田法院被纵火 大律师公会律师会谴责
香港律师会会长彭韵僖周四发声明表示,有人疑不满裁决,周三到沙田裁判法院纵火,彭强烈谴责所有因不满法院裁决而威吓司法机构的恶意行为。
彭韵僖指出,法院的任务是依法公正地裁决每宗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和事实,不管争议的性质为何,以及涉及何人;若当事人就法院初审的判决不满有权上诉,司法系统有既定程序处理上诉。
香港律师会指出,捍卫法治和司法独立,都是维持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石,法治是民主基石,没有法治的民主,只会陷入乱局。
香港大律师公会亦强烈谴责有人纵火破坏沙田法院,指出周三晚各区的暴力及纵火行为造成严重广泛破坏,“攻击法院的象征性尤其严重”,等同直接冲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独立司法权,是对法治“最严厉的侮蔑及挑战”;若破坏法院行为持续,香港的宪制框架将“革灭殆尽”,“对所有香港市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星岛日报》报道,中大学学生会会长苏浚锋周三入禀高等法院申请司法覆核,并向法庭申请临时禁制令,禁止警方在没有搜查令或校方批准下进入中大校园范围,或使用人群管理的武器。法官陈嘉信认为申请人提出的法律理据不足,假若颁发禁制令,只会削弱警方的执法能力,而拒绝颁临时禁令。申请人即时上诉,但被法官拒绝,并被下令支付讼费。
此外,黑衣人周三在全港各区纵火,《星岛》报道,其中天水围警署凌晨被投掷汽油弹引起大火,更用水马及栏杆封堵警署大门,署内警员被困火场,幸及时将火警扑熄,无人受伤,另外铜锣湾及上水亦有店铺,以及一辆城巴被纵火焚毁。
林郑急召内阁谋策 港或实施宵禁令
(香港14日综合电)香港局势自周一起再次急剧升温。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周三晚急召一众司局长上礼宾府,商讨实施宵禁令,以进一步压缩上街示威者的人数,让防暴警更易执法。暂未知最后拍板方案,消息指周四还会继续开会。而外传的“警方提升武力”和“取消区议会选举”在会议中也有触及。
信息不足 环球时报急删周末宵禁帖文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周四在官方推特一度发布消息,引述消息人士指预计香港本周末实施宵禁。不过有关贴文在约半小时后已删除,原因是“信息不足”。
《环时》总编辑以英文发推文称:“经过了解后,认定原先取得的消息并不足以支持香港周末就会实施宵禁的报导。我已经要求删除这条推文。”
港警发言人谢振中表示,他无法对宵禁传言置评,因为这一决定取决于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他说:“任何有助达致恢复香港公共安全和秩序目标的新措施,我们都无任欢迎。”
他也称,警方对其他“纪律部队”或“任何人手支援的措施”表示欢迎。
警务处委任不多于100名惩教员为特务警察
政府发言人周四回应传媒查询时表示,警务处处长已根据《公安条例》(第245章)第40条,委任不多于100名惩教署人员为特务警察,以增加警方的人手和力量。
发言人表示,由于过去多月的动乱持续,规模庞大及在多区同时发生,加上暴力程度严重,警方前线人员人手需要加大支援。这些人员熟悉使用防暴装备并且在日常工作负责相关职务,并愿意担任特别任务警察。
据香港01报道,消息指,早在10月初传出港府研推宵禁令,但当时只在备用阶段,以免动摇国际投资者的信心。近日暴力示威持续不断,令港府不得不研究宵禁令。
倘政府实施宵禁令,毋须动用紧急法,甚至不需要重新立法。在现行法例下,特首如信纳为了公共秩序而有需要,便可根据《公安条例》第31条,借宵禁令指明地区及时间留在户内,并持续生效。任何违反者,经定罪可监禁两年。
或允防暴警更多使用橡弹
对于林郑急召紧急会议,外间流传或还商讨过“警方提升武力”及“取消区议会选举”。其中一个讲法,是容许防暴警更多使用橡胶子弹,这样即便警员人数不多,也可对付大量示威者。
另有建制派人士指,北京近日仍在为区选大力动员,以及研究选举策略,不似会取消区选,但也坦认时局变化快,谁也无法断言。
在这之前,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晓明原定周四到香港主持中共19届四中全会宣讲会,但周三突然取消行程,已引发猜测。
习近平: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最迫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利亚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时,就当前香港局势表明中国政府严正立场。他指出,香港持续发生的激进暴力犯罪行为,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美国国会:北京削弱香港高度自治或招制裁
(华盛顿14日综合电)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周四发表声明,对香港局势表示担忧,敦促北京要考量削弱香港高度自治所带来的代价,包括引发更多政治动荡,以及招来美国及国际社会的制裁。
声明指出,香港反修例运动近日暴力升级,在大学校园使用逾千枚催泪弹,情况令人极度关注,更令人质疑特区政府是否想制造更多混乱及示威。北京早前提出“三权共责止暴”,要求香港行政、立法、司法运用权力止暴制乱,同样让人担忧会否进一步箝制言论及公民自由。
该委员会亦谴责特区政府当局过度使用武力,支持市民对问责及政治对话的诉求,并要求尊重《中英联合声明》承诺的民主自由。
美国众议员鲁比奥同日在推特留言称,《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在当日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没透露进一步详情。
香港众志则在脸书表示,综合多方面消息,法案提案人鲁比奥、美国参议院最快会在本周内审议法案,希望在感恩节假期(即11月22日)开始前通过。
另外,欧盟对外事务部周三表示,驻港机构正密切关注欧洲学生在香港情势,又强调香港应确保本月24日区议会选举如期举行,认为这是对行使《基本法》载明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发出重要信号。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