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特区政府所有政治委任官员未来一年冻薪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丽媛]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天(9日)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记者。综合香港《头条日报》“东网”9日报道,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所有政治委任官员,包括行政长官、司局长、副局长、政治助理在未来一年会冻薪,生效日期为7月1日。而行政会议成员亦同意10月起冻薪。
![]() |
林郑月娥(图源:香港《头条日报》) |
林郑月娥表示,按机制官员在7月1日有2%的加薪,但现在决定全部冻薪。她本人和各司局长从早前已经减薪,是在此标准上再减薪。
林郑月娥还说,虽然现时公共财政面对很大挑战,但特区政府早前已经表明无计划裁减公务员,亦不会推行自愿离职计划。对于公务员冻薪,她表示,冻薪没有偏离机制,经已考虑一篮子的6个因素,相信公务员会理解,社会希望共渡时艰。
港大学生会前会长改控暴动罪 最高可判10年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友平]去年7月1日冲击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的“港独”分子孙晓岚及刘颕匡被改控暴动罪。根据香港法律,暴动罪最高可判监禁10年。
据香港“东网”报道,大批暴徒于去年7月1日冲击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并进行大肆破坏,警方事后拘捕多人,其中就包括曾公开鼓吹“港独”的香港大学学生会前会长孙晓岚,以及香港“民间集会团队”发言人刘颕匡。他们原被控“进入或逗留在会议厅范围”,但今日(9日)被改控暴动罪。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孙晓岚今天(9日)中午在其社交网站发贴透露,接到律师通知,她会被改控暴动罪。刘颕匡在也在社交网站发文,称明天(10日)会上庭,原先控方控告他们的罪名为“进入或逗留在会议厅范围”,最高刑期是监禁3个月,经修改后的控罪最高刑期是监禁10年。
公开资料显示,孙晓岚于2016年度出任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是首名任内表明支持“港独”的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据港媒此前报道显示,孙晓岚曾在受访时公开鼓吹“港独”。
暴动罪纳入在香港《公安条例》第19条中。规定如任何参与非法集结的人士破坏社会安宁,该集结即属暴动,而集结的人即属集结暴动;任何人触犯暴动罪,一经定罪最高可判监禁十年。
香港警方5月中旬曾介绍,去年“修例风波”以来,截至5月14日早晨,警方已拘捕8337人,其中1448人涉及暴动罪,581人已经被以暴动罪检控。香港“修例风波”中首名承认暴动罪的21岁男子冼嘉豪5月15日在香港区域法庭被判刑4年。
汇丰渣打表态支持涉港国安立法后 英国国内有人发难
![]() |
渣打银行及汇丰银行(资料图) |
有英国议员威胁称,汇丰支持北京加强对香港的管控,是“烧毁与朋友的桥梁”。
英国汇丰及渣打银行表态支持全国人大制定涉港国安立法后,引发英国国内的指责。
据香港《星岛日报》8日报道,汇丰及渣打表态后,英国保守党下议院领袖莫格批评汇丰更亲华而非亲英国,工党议员也要求汇丰及渣打银行放弃支持人大涉港国安立法。
工党影子内阁外交大臣南迪和影子财政大臣杜安妮发表致汇控行政总裁祈耀年及渣打行政总裁温拓思的公开信,对其立场表示“深切关注”,称两家银行应发表声明“撤销”对中国拟进行涉港国安立法的支持,银行如今的立场与金融机构应遵守的价值框架“完全不符”。此外,还有英国议员威胁称,汇丰支持北京加强对香港的管控,是“烧毁与朋友的桥梁”。
继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发炮后,内地官媒也质疑汇控旗下香港汇丰银行没有就涉港国安立法表态。梁振英称,汇丰的利润主要来自中国,但董事局和高阶管理层几乎全是英国人,“在政治问题上,自称为英资银行的汇丰不应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跟着西方国家做损害中国主权、尊严和人民感情的事”。
3日,汇丰中国在微信公众号上传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全国政协委员兼香港总商会主席王冬胜日前到“撑国安立法”街站签名的照片,以证明汇丰支持涉港国安立法的立场。渣打银行发言人4日表示,相信涉港国安立法能助香港长远稳定,希望最终立法条文更加清晰。
头条日报网称,汇丰与渣打总部位于英国,但业务以中国范围最广。2019年,香港占汇丰银行税前利润的90%,渣打则为41%,“说明香港对两家银行利润的重要性”。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汇控主席杜嘉祺曾私下向英国首相约翰逊的顾问表示,如果英国禁止华为出售5G设备给英国手机营运商,汇控可能遭到报复。
驻香港特约记者 杨伟民
英媒称汇丰银行正在为华为求情
![]() |
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 |
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8日报道,汇丰控股集团主席杜嘉祺私下里向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顾问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希望英方不要禁止华为向英方5G移动运营商销售其设备,否则汇丰银行在中国“将面临报复”。
汇丰银行在华业务的利润占其总利润的80%以上。
报道援引不透露姓名的所谓“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杜嘉祺最近几周都在威斯敏斯特为华为的事情奔波,但并未提及任何“说情”的细节。
报道还将华为的事情与汇丰近日公开表态支持“港版国安法”牵扯在一起。
报道提到,英国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保守派议员汤姆图根德警告杜嘉祺,汇丰公开支持中方的这一行为是在“焚烧友谊的桥梁以及伤害那些帮助它建立和保护全球自由市场的人。”他还补充道:“很明显,北京正在向华为相关的企业施加压力,明示华为对其的重要性。”
最终,汇丰拖延近两个星期后,于6月4日与渣打银行一起,就“港版国安法”表态支持。随后,两家公司股价上涨。
每日电讯报报道评论称,汇丰“迫于中方压力”公开支持“港版国安法”的行为激起了多个西方城市的愤怒。在西方世界眼中,被迫替华为求情的汇丰更像是“倒向了中国一方”。
实际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近日确实曾向汇丰银行施压,但此事与华为毫不相干。
梁振英29日在脸书发文,针对英澳加三国家跟着美国发共同声明,干预中国内政,呼吁香港官商民与国家共同反制西方的恫吓。他还在文章中提到汇丰银行,他说,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汇丰银行还未就国安法表态。汇丰的利润主要来自中国,这家自称英资的银行万万不能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跟着西方国家做损害中国主权、尊严和人民感情的事。
而在华为的事件上,汇丰是否如“消息人士”所说正在奔走求情,尚未可知,但在美国政府按国内法单边制裁伊朗,对华为实施“长臂管辖”,并非法逮捕孟晚舟事件上,汇丰银行曾提供证据。
香港《大公报》6月8日报道汇丰银行向华为和孟晚舟女士“背后捅刀”的经过。
报道称,华为早在2007年至2017年是汇丰银行的大客户,汇丰已知跟伊朗有生意往来的Skycom Tech与华为之间的联系。
根据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裁决书,详述孟晚舟在2013年8月22日在香港的一家餐厅向汇丰高层解释她与Skycom Tech的过去关系,及Skycom在伊朗的生意往来没有违反法律及美制裁。可是,孟女士的坦诚及华为在汇丰银行与Skycom Tech的账户汇款资料等,被汇丰当作“证据”,一并通报美国司法部作起诉之用,换取汇丰被列作”受害者”不被美方调查。
涉港国安立法决定公布一周后,“港独”头目弃保潜逃
![]() |
陈家驹 |
《文汇报》报道称,知情者透露,自上月下旬传出港区国安法立法消息及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决定后,陈家驹曾多次私下向友人表示担心自己会被捕,更四处打听及找门路,计划潜逃。
陈家驹去年6月10日因非法集结罪被捕,保释期间每周要到警署报到一次,但至本月4日,陈家驹没有按时到警署报到,之后被揭发已于当日乘坐荷兰皇家航空班机离港,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
他也成为继“港独”组织“本土民主前线”黄台仰、李东升后,又一个弃保潜逃的“港独”组织头目。
![]() |
2018年8月,陈家驹在外国记者会外“声援”陈浩天,因不服从警方指挥被捕 |
知情者透露,陈家驹在涉港国安立法决定公布(注:5月28日)后非常不安,曾在脸书称十分担心梁颂恒(“港独”组织“香港民族阵线”发言人)、钟翰林(“港独”组织“学生动源”召集人)等“港独”组织头目。陈家驹也多次向朋友人私下称希望“走佬”(偷偷地走),还主动向早前潜逃到台湾的同党查询,最终决定在本月初弃保离港。
据悉,6月4日当日,陈家驹原本须到香港秀茂坪警署报到,但直至当日深夜,警方发现陈家驹并没现身。消息透露,有人当日在机场候机大厅见到陈家驹,应该是乘坐中午时间离港的荷兰皇家航空KL888航班。香港《文汇报》记者翻查资料,发现该航班的目的地是阿姆斯特丹。
其实陈家驹玩“消失”早露端倪,他的个人脸书及“学独联”脸书几乎每天都有更新,但至5月26日突然停更。
一年前的6月10日凌晨,涉嫌煽暴冲击立法会的陈家驹与另外八人被警方拘捕,被控非法集结罪,后获法庭保释。控方曾要求法庭禁止被告离境,但被法官拒绝。法庭原定陈家驹等人的案件于7月17日审讯。
责任编辑:范斯腾
警队将成立新部门执行港区国安法 由邓炳强领导
[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 赵友平]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10日表示,警方将设立新部门执行“港区国安法”,新部门由警务处长邓炳强领导。
据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星岛日报》、“橙新闻”报道,李家超接受《南华早报》访问时表示,警方会设立新部门执行“港区国安法”,由警务处长邓炳强领导,负责收集情报、调查和培训人员,日后会考虑加入其他纪律部队的成员。
李家超透露,警队已展开成立新部门的前期工作,包括审视资源调拨、人力及器材规划。
对于全国人大的决定列明,中央维护国安的机关可根据需要,在港设立机构,李家超没有透露新部门将如何与有关机构合作,但表示澳门的经验可以是一个参考。
李家超还说,中央有更广的情报收集网络,以及更高层次的分析,有助于香港了解全局,而任何在香港执法的人,都要符合一些普通法的原则,包括无罪假定、保持缄默权利、以及有律师代表。
李家超表示,无悔去年推动《逃犯条例》修订,他强调修例是为了公义,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仍会推动修例。
责任编辑:张迪
示威者9日晚在香港中环聚集叫嚣、多次堵路 53人被拘
[环球网报道]香港特区政府今日(10日)凌晨发布新闻公报表示,昨晚(9日晚)大批示威者于香港中环一带聚集,不断叫嚣并多次堵塞马路。警方多次作出驱散及执法行动,要求人群返回行人路。然而,经过多轮驱散后,有示威者依然拒绝听从警方指示。警方随后作出驱散行动,使用最低所需武力,制止相关违法行为。
新闻公报表示,截至今日凌晨,警方在中环一带共拘捕53人,包括36男17女,他们涉嫌参与非法集结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等。
警方在中环拘捕五十三人
昨晚(六月九日)大批示威者于中环一带聚集,不断叫嚣及多次堵塞马路。自昨晚六时起,示威者先在遮打花园集结,他们无视路上正行驶的车辆,走出德辅道中、雪厂街等多条马路,并以杂物堵塞行车线。
警方多次作出驱散及执法行动,要求人群返回行人路。然而,经过多轮驱散后,有示威者依然拒绝听从警方指示,在警察离开现场后,再度走出多条马路堵塞行车线。警方遂作出驱散行动,使用最低所需武力,包括使用胡椒球枪及胡椒喷剂以制止相关违法行为。
截至今日(六月十日)凌晨,警方在中环一带共拘捕五十三人,包括三十六男十七女,涉嫌参与非法集结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等。
回头吧!香港“黄丝”后悔,呼吁“手足”收手
去年6月“反修例风波”爆发,一股前所未见的黑暴席卷全港,黑衣人在全港各区大肆破坏,暴力揽炒,种种违法行径不断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时隔近一年,三名曾经的“黄丝”站了出来,向大家倒出心中的“苦水”。眼下他们有的失业、有的亲人分崩,彻底醒悟之后,才悔不当初。如今,他们痛斥暴徒,认为揽炒最终只会炒到自己,呼吁昔日“手足”回头是岸,重建自己的家园——香港。
曾经是“深黄” ,揽炒把工作“炒”没了
土生土长的萧小姐在修例风波爆发初期,一度被煽暴派的文宣伎俩迷惑,支持所谓的“抗争”。同时,她也被煽暴派“妖魔化”的文宣攻势所蒙蔽,误以为如果不“反抗”,港人将失去自由等。
直到去年9月6日,萧小姐才认清黑暴真相。那天,她第一次以普通市民的身份遭遇暴力冲突,目睹所谓的“手足”到处加设路障、破坏公共设施甚至纵火,使闹市变战场……之前她被催眠一样,相信只是个别“手足”有过激行为,直到那次她才意识到“手足”的暴徒真相。她反问:“破坏能为香港带来什么?什么都没有,只有仇恨。”
随着暴力不断升级,萧小姐更成为黑暴受害者。去年底,萧小姐被迫加入了失业大军。她离职后,旧东家又因为疫情而倒闭。她直斥,“香港白白浪费一年的发展时间,不知道(揽炒派)这场戏什么时候才演完,疫情刚刚缓和,还要继续破坏社会吗?”
大哥“蓝”二哥“黄”,妹妹叹亲情决裂
提及“修例风波”,29岁的香港市民林小姐,长叹一口气,无奈地说,事件让她失去了和睦的家庭生活,一家人陷入了“蓝黄之争”。原本亲密无间的两名兄长,几乎断绝交流。林小姐称,最夸张的是哥哥们曾为叫外卖争执不下。“大哥坚持不买‘黄店’,二哥坚持不买‘蓝店’,最终只好苦寻不带颜色的餐厅。”
林小姐表示自己痛恨揽炒派的“黄色经济圈”,认为打砸中资及砸蓝店等行为不可理喻。但她强调自己非但不是“蓝丝”,以前更是“黄丝”。只是煽暴派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将示威暴力升级,让她开始反思这场风波背后是否有人在利用年轻人,以达到其政治企图。
林小姐反问,“极端的想法和行为根本无济于事,反而会阻碍香港的发展。作为香港人,为何要这样破坏自己的家园?”
瞒妻子参与示威,睹私刑后“割席”
“以前的我好像被洗脑,相信好多谬论。”40岁的艾先生曾是不折不扣的“黄丝”,执迷不悟地认为“现在不发声就不会有改变”,更多次瞒着妻子参与示威活动。但直到他目睹黑衣人疯狂“私了”市民,自己眼中的“手足”,竟是满手鲜血的暴徒,便下定决心与暴力割席。
受过高等教育的艾先生坦言,他曾接受“手足”肆意破坏城市的言论。“他们解释交通灯等公共设施是死物,毁坏它们不是伤人,没有任何问题。我当时竟觉得是可以理解的。”直到事件愈演愈烈,更一度出现黑衣人用私刑毒打政见不同的市民。一幕幕血腥的画面,触碰到艾先生的道德底线,他庆幸自己仍未迷失,仍有人性。
如今,艾先生不但耻与暴徒为伍,经过沉淀思索,他更看得透彻:“暴力绝非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应以其他市民的安危为筹码来要挟政府,文明社会应该用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
综合 香港文汇报
日本为何突然变脸?国际乱港势力正谋划反扑!
![]() |
安倍晋三 |
前两天在美英等国发表涉港联合声明时,表态“不跟”的日本,现在又变卦了!
为什么日本会做出这个姿态上的调整? 不少分析认为,这跟日本在其所谓的“民主价值观盟友”那里受到的压力有关。这也起码反映出一个现实,那些希望在香港问题上横加干涉的“幕后黑手”们仍不死心。
未来,美英等国还会在涉港国安立法问题上,给中国施加什么样的新压力?
01
日本共同社7日称,美英等国近日发表“涉港联合声明”时曾邀请安倍政府,但遭到后者拒绝。报道还特意强调,日本此举也让美英等国感到失望。
消息发出后,不仅引发日本国内舆论关注,而且中国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给日本和安倍政府点赞。
但是,才过了一天时间,一名了解情况的日本政府消息人士8日透露称,日本希望在下次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上,起草一份关于中国香港港区国安法的联合声明。
不少中国网友看到这个消息后,心里第一反应是,安倍政府在闹啥呢?
有专家告诉刀哥,安倍政府之所以这么快就发生了态度上的一些变化,主要是受到了两方面的压力。
第一重压力,是来自于美英西方国家的压力。 很明显,此前日本共同社8日爆出的消息,就是从英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官员那里得到的,可见是美英等国不满日本决定不加入他们就“港区国安法”发表斥责中国的声明,故意把消息捅出去,给日本形成舆论压力。
第二重压力,是日本国内一些人坚持以西方的价值观来作为“标杆”,对于安倍政府这次不加入美英等国的声明,颇为不满。 他们认为,安倍政府这么做是“屈服于中国”,应该就这个问题站在美英一方。
于是,我们看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8日稍早表示,日本在“深切”关注香港局势。他还强调保持“一国两制”原则的重要性。似乎在做一些立场上的回调。
此外,日本共同社还放出一位知情的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内部消息,声称日本此前没有参加英美等国发表的联合声明,部分原因是“事出突然”,部分也因为日本更强调G7的努力,而不是声明签字国。
从这个表态,就更能看出,日本希望向上面提到的两个“施压方”做出更多的解释,理解日本的“苦心”。那位消息人士和透露:“日本采取这一立场,是为了独立完成它必须做的事情。”
说白了,日本就是想两头都不得罪
安倍晋三8日在国会接受质询时表示,“对日本来说,香港是拥有紧密经济关系、人员交流的极为重要的伙伴,在‘一国两制’下,维持既有的自由开放体制,推进民主稳定发展,是日本一贯方针。”
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当天也就“日本政府曾拒绝参加批评中国的联合声明”一事解释说,“我们已将强硬立场直接通过政府高层向中方转达,并向国际社会发出明确信号。”“美国、英国等相关国家也认同日本的应对方式,完全没有传达失望之声的事实。”
看来,面对美英的压力,日本确实有点紧张了。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国内看法不一
日本国内精英分子,以及一些自民党政客及在野党,近期先后要求日本政府就香港问题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知名政治记者安积明子在社交网络上评论称,“日本政府拒绝加入联合声明等于接受香港的现状。”日本外务副大臣佐藤正久则在推特上宣称,美国提出的制裁,使约1300家在港美企受到影响。与此相比,拥有共同价值观的日本不应该什么都不做。
另一方面,不少日本网友认为,“香港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事务,日本政府不应干预。”“日本政府没有追随欧美的步伐不好吗?难道必须要像美国那样批评中国,才正确吗?”日本《每日新闻》日前发表社论指出,“香港局势的稳定有助于世界。应鼓励中国制定有限度的国家安全法规。”
02 身处中国,看着蓬佩奥等一干政客天天冲我们大放厥词,或许觉得美国人真的打算 挑起一场对华“新冷战”。
然而,如果你身处柏林,或许会觉得,频频出招的华盛顿想“摁死”德国才是真。日本面临的压力,德国也是懂的。
一招是强退由美、俄和北约大多数成员国等国家签署的《开放天空条约》 ,让欧洲安全再度被牺牲,急得德国国防部长卡伦鲍尔呼吁采取一切措施维护条约,并阻止美国退出。
一招是突然下令9月份从德国撤走9500名士兵,并且事先没有通知任何北约成员国,德国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如果撤军最终成行,将让北约军事力量迅速减弱,德国背上的安全负担将不得不加重,同时,还要面临与美国驻军有关的成千上万个岗位的再安置问题。
而波兰随后表示希望从德国撤出的部分美军能移师至波兰驻扎,等于跟美国联手踹了德国屁股一脚。美国人在告诉德国,不要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小弟要像波兰这样当,要守住一个字:听话。这种态度对德国来说无疑是侮辱性的。
再一招是一些美国参议员向参议院提交的对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的制裁草案 ,提案者中包括“古巴裔反华帮”代表人物泰德·克鲁兹,法案一旦获得通过,为北溪二号提供船舶使用服务的相关公司,都将在制裁之列。
早在去年年底,美国就已经把相关制裁内容写入《国防授权法》,德国方面在此前后展开了一系列游说工作。此次草案提交后,柏林反应强烈,德联邦议院经济与能源委员会主席克劳斯·恩斯特特意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此举蓄意侵犯德国和欧盟主权,为了保护自己,德国应该考虑(对美)采取严厉措施。
有德国问题专家向刀哥解释,这几招,招招对德国都很严峻,现在德国人对特朗普是既“怕”又“瞧不上”,把他当作“病人”,从媒体到政界怼华盛顿时候用词越来越没有顾忌。
以此为背景,看德法两国领导人对美国G7邀请的表态,可以翻译出不少“惊喜”。
比如默克尔说鉴于当前的整体疫情,她无法承诺亲自到华盛顿与会。这实际上就是婉拒,不愿意给华盛顿的反华秀当背景板,而马克龙所谓“要开大家一起开”,言外之意是如果有人不到场,那我也不去了。
所以对G7,欧盟是能拖就拖
这位专家认为,白宫想把俄罗斯拉入G7搞反华联军,不但俄罗斯不会同意,欧盟更不会同意。对欧盟来说,俄罗斯是比中国现实得多的威胁,在对俄态度上,其他欧盟国家对德国也有不满。从这个层面说,G7已经“完了”。
欧盟预感到在12月总统大选之前,美国将持续加大对欧盟的压力,欧盟不过是白宫为自己抬票的工具罢了。他认为,欧盟未来在G7上跟着美国跑的可能性不大,也许会发表一个声明做做姿态给老大哥个台阶下,但不会有什么实质性举动。不管欧盟喜不喜欢中国,他们都不想跟着美国折腾中国。
欧盟很清楚白宫想干什么,因此对下届美国总统谁上谁下分外焦虑。此外,德国国内左派在香港、新疆问题上给默克尔施加的压力不小,不过默克尔打心底里觉得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好打交道,欧洲不能再指望美国。
03 不管威逼还是利诱,美国显然还是想拉着它的盟友,一起围攻中国。
单就涉港国安立法问题来看,美国搞的制裁的确“雷声大雨点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美国采取的一系列对华负面政策的长期危害性。
一位美国问题研究专家告诉刀哥,本届美国政府较大的失败是没能处理好其与盟友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很多重大国际事务上,我们会发现,欧盟、英国、日本等并非同美国亦步亦趋。
如今,华盛顿的政治精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蓬佩奥们才借助涉港国安立法这个“机会”,来联合盟友对华施压。
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首席共和党议员麦考尔8日还给英国驻美大使写了封信,明晃晃地呼吁英国同美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中国”。名义当然是捍卫所谓民主了。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就更不必多说了,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一旦他上台,将修复与盟国之间的关系,联合对华施压。
专家称,特朗普第二任期或者新上来的民主党人都将延续这一思路。
这意味着,中国接下来极有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不仅来自美国对华双边制裁,更多源于其拉拢盟友对中国构成的多边压力。
比如,美国很可能拉拢盟国,在中国的海外核心项目上动手脚。目前“一带一路”就备受美国舆论的抹黑,但是仍有部分西方国家参与其中。如果美国拉拢政策奏效的话,中企海外项目实施将面临美国及其盟国的共同冲击。
另外,美国还会在国际社会上竭力妖魔化中国,最近的苗头就是把中国比作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
毫无疑问,这个逻辑荒谬至极。香港、台湾完全是中国内政的问题,怎能与纳粹的侵略战争作类比?
可是,挡不住西方不少政治精英就吃这一套。他们会觉得,香港问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台湾,再接着会威胁到西太平洋甚至美国。
在这种典型的被迫害妄想症的驱使下,未来几年内,美国“对华窒息政策”取向会进一步强化,两国之间的较量也将在更深层次展开。
但是,我们也无需畏惧
因为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已经形成了面对外部冲击、迎接各种挑战的充分优势:
首先,我们的国家实力的确在增强,这就使得外部的诋毁无法转化为致命的攻击举措;
其次,经过这场疫情,中国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朋友圈”更大了。因此,在一些重大问题方面,美国要呼风唤雨围堵中国的难度很大;
最后,无论是在香港问题上还是疫情防控,中国政府展现出强大动员力和调动力,民众与政府心气相通,团结一致,这也充分体现出我们的制度优越性。
来源:补壹刀
责任编辑:张建利
香港警方查获真枪实弹或购自美国 已拘捕三人
香港警方毒品调查科近日收到消息,称有人在海外购物网站购买枪械零件。警方调查后,于9日突击搜查元朗洪水桥一住户,搜查到一把曲尺手枪、390发实弹、枪械配件和伸缩棍。警方随后拘捕同属于一个家庭的父母及儿子三人,涉嫌无牌管有枪械和弹药。
警方表示,早前发现有人曾在社交媒体扬言要袭击警察,因此,当前正在调查这家人持有枪弹的目的。警方指出,案件中枪械零件大部分来自海外网站,包括美国网站,买家订购枪械零件再邮寄到香港,增加了警方侦察的难度。
警方还称,怀疑有部分人士受近期社会事件影响,导致出现本土恐怖主义势头,呼吁要回归理性。(总台记者 金东 周伟琪)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