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股”三日诡异狂飙的背后,是谁在翻云覆雨?
被捕近40小时后,祸港头目黎智英今天凌晨获准保释。过去两天,除了黎智英等人会因违反香港国安法受到何种严惩,他一手创办的壹传媒公司股价异动,也备受舆论关注。
在老板和多位高层被捕、公司受到警方调查的情况下,壹传媒股价在10日以来的3天内上演一波诡异行情,高峰时一度狂涨20多倍。
事出反常必有妖。
到底是谁或者什么力量,在背后操弄壹传媒的股价?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01
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壹传媒股价三天来跌了涨,涨了跌的魔幻历程。
10日早上7点多,黎智英被捕。当天开盘后,壹传媒股价急跌16%,跌至0.075港元历史低位。这似乎是老板被捕股价情理之中的表现。
但午后,壹传媒股价突然暴涨,成交量也从上午的区区数十万港元,急增到近4亿港元。股价最高时被推高3.4倍,即便收盘时有所回落,股价也达到0.255港元。
壹传媒成为当天港股市场涨幅最大的个股,也创下该股挂牌20年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这还没完。第二天,壹传媒股价继续上演诡异势头,稳稳站上1港元。
短短两天,壹传媒的股票就从几分钱,涨到了11日收盘时1.1 港元,涨幅高达大约20倍。
到了今天,壹传媒先升后跌。早盘最高1.75港元,午市后开跌,全天跌41%,收盘0.65港元。但即便如此,跟三天前低点时的0.075港元相比,涨幅依然可观。
围绕这波异动,壹传媒周二发公告称,除了警方逮捕行动,董事会并不知道导致价格及成交量波动的原因。
壹传媒股价异动背后到底是何原因?它自己说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估计也不会交待。但坊间猜测,已经很多。
最多的一种说法是,这是“小股民”在撑黎智英和壹传媒。有“挺壹传媒”的人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购买股票的截图,好像真是那么回事似的。
可这根本经不起推敲。
就算真有支持者买,也不可能让壹传媒股价出现如此异动。短短两三天,暴涨20倍,涉及流通资金几十亿港元。如此庞大的资金盘,不是散户们几千块、几万块的买就可以撑得起来的。
第二种猜测是,市场认为黎智英被捕后,壹传媒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可以“抄底”了。
有人猜测,壹传媒很可能会被其他人收购进而改头换面,甚至港府都有可能出手接管。
但这种说法也值得商榷。
就拿昨天来说,壹传媒成交40.86亿股。但大股东黎智英持股71%,即壹传媒只有29%的股票在市场上流通,约 8 亿股。这就是说,这 8 亿股在一天内转手了五六次之多。
但换手再多,黎智英依然是绝对控股者,纯靠收购就想让壹传媒改换门庭,几无可能。
第三种猜测是,壹传媒股票的“庄家”可能在拉高股价趁机出货,“再不出手就砸手里了”。
一位香港证劵分析师接受采访时说,股东也希望股价炒上去,因为这支股票已低迷多年,趁这个机会将股价炒高,这些股东可以从中获利。
市场投机,倒不是完全没可能。
02
除了可能的股市投机,还有分析人士指出,壹传媒股价异动背后可能还有政治力量操弄。
这样的怀疑和警惕,真的需要有。
比如有种说法,就是境外资金通过在港证券机构出手购买壹传媒的股票。市场昨天曾盛传,主力买家是来自台湾的资本。
它们拉抬壹传媒股价,一是借此营造所谓“港人通过买股票支持黎智英和壹传媒”的假象。
二来,也是变相给黎智英送“安家费”。黎智英背后有美英乱港势力支持,这已众所周知。在黎智英被捕后,那些外国势力通过购买壹传媒股票,抬高股价,让黎智英身家倍增。
说到这里,这轮壹传媒股价异动背后的受益者,恐怕就不止黎智英了。
一位香港问题学者说,通过三天来壹传媒股票的频繁换手,不排除有些人或势力,在借股票狂升变相给“黑暴”分子发工资。有人甚至猜测,一些“黑暴”收了钱会不会策划新的动荡。
跟黎智英内外勾结的人或政治势力,很可能利用不明是非的普通股民作“接盘侠”,变相套现跑路。这是不能排除的事情。
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就连黎智英本人,都被认为有可能跑路。
港媒爆料说,黎智英牵头持有的大埔太平工业中心超过4万平方英尺房产,近期被委托给代理商出售。因去货套现心切,标价从最初超过1.66亿港元,迅速降至至1.33亿,减幅大约20%。
![]() |
12日的最新消息说,这处房产的标价又进一步降到了1.29亿港元。 |
在黎智英今天凌晨获保释后,关于他会不会跑的讨论又多了起来。但说实话,机会不大。
违法香港国安法的嫌疑人可以保释,但至少要确保两条:一是逃跑不了,二是不会摧毁证据。
媒体在报道黎智英获保释时,只说了交50万保释金,但实际上警方也应该扣了他的证件。如果要跑,只能偷渡,但黎智英72岁了,还是保释期间,偷渡机会很小。
无论如何,这是还是需要友情提醒一下:
还没充分意识到壹传媒股价背后政治操弄因素的散户们,一定要仔细看看壹传媒财务的基本面:
这是一家已经连年亏损的公司,2013年以来营业收入连续下滑,利润从2016年起为负值。过去7年间,壹传媒逐步跌掉超过90%市值,股价几乎再没涨上1港元。
03
捉妖!在壹传媒股价异动成一支罕见的“妖股”后,要求香港证监会立即调查背后动因的声音不断增多。
建制派团体香港政研会主席邓德成,11日更是直接去信香港证监会,投诉后者没有实时将壹传媒停牌,导致有关股票价格大幅异动。而这可能损害投资者权益,影响香港股票交易市场声誉。
邓德成要求,马上对壹传媒停牌处理,直至事件得到合理解释。
但问题是,单是股价暴涨,不能构成对它进行停牌或直接调查的依据。
为什么呢?因为香港股市只有跌停,没有涨停机制。就算一家在港上市公司股价暴涨百倍,监管部门也不能据此就对它采取什么措施。有人说,这是香港监管机制一直以来的一个漏洞。
正因如此,在11日有关壹传媒股价异动的声明中,香港证监会一是要求壹传媒及时披露财务、营运等情况,二是表态继续密切监察与壹传媒有关的交易活动,三是提醒投资者在买卖壹传媒股票时格外审慎,但对停牌壹传媒的呼声,并未作出回应。
不过,邓德成和其他呼吁对“妖股”采取措施的人说对了另一半,就是这会损害部分投资者利益,影响香港股市声誉。
单凭这点,香港证监会就有责任对壹传媒股票展开调查。
抛开政治因素,一家上市公司在负面消息缠身的情况下股价异常暴涨,监管部门完全有理由怀疑,也有职责予以调查,弄清其中是否存在违规交易行为。这样才能保护散户或小股民利益不受侵害。
有分析说,一种可能的违规操作,就是购买壹传媒股票的众多“散户”,是伪造出来的。
背后有可能是某一个或几个大型证券公司,“大户”玩家,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开了成百上千个散户户头,进行小规模买卖操作。而把众多的“散户”汇聚起来,就能达炒作和投机目的。
对这种情况,香港金融层面法律法规虽然也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已有相应规范用以规制和处理。
壹传媒股票异动背后如果真有猫腻,那么在证券监管部门严格调查中,终会露出蛛丝马迹。
一旦坐实了不是简单的市场投机,而是有着祸港乱港等政治目的的蓄意操作,等待那些幕后黑手的,就不只是香港证监会的“密切监察”和金融惩罚了,还会有维护国家安全的铁拳和利刃。
特别致谢香港问题评论员邓飞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补壹刀
责任编辑:张申
壹传媒股价接连异动 "黄丝"散户亏损惨重一片哀嚎
海外网8月13日电 乱港分子、“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等多名管理层被捕后,“壹传媒”股价连日来被舞高弄低,香港证监会表示已监察到其股份异常交易。12日其股价一度上升近六成,有人迫不及待沽货,收市时股价倒跌四成,导致一众盲追入市的“黄丝”散户集体损失惨重,一片哀嚎。证券界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必须严查,若任由“壹传媒”股价事件将损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
据香港大公网报道13日,有分析员指出,个别网红及媒体教唆所谓“用钱投票”等伎俩,鼓动买入“壹传媒”股份,引大批思想单纯的投资者盲目入市,由于“壹传媒”股份的街货量(公众投资者持有的认股证数量)原本不多,当大批人疯狂买入后,令街货量进一步减少,股价更容易被操控。
据悉,12日一开市,“壹传媒”股价曾飙高59%,见1.75港元。不少“黄丝”散户继续盲追,为大手持货者制造良机,趁高位减持抽水,令股价涨幅急速缩窄至不足10%,在高位接货的散户半日已损手三至四成。午后,市场传出证监会、联交所就“壹传媒”近日股价异常变动,及股份交易量骤增事件,向个别证券业界查询,并索取客户资料、交易纪录等。
证券界人士表示,由于有人通过杠杆操控“壹传媒”股价,向证券公司借入大量资金买入股份,监管部门一旦饬令股份暂停交易,而停牌达到一个月或更长时间,他们便需要应付巨额保证金利息支出,届时随时破产,所以仓皇抛售股份。
12日下午二点半后,“壹传媒”股价一泻如注,曾跌53%,低见0.51港元,收市时跌40.9%,报0.65港元;收市前约1.5个小时,总共有超过5.5亿股股份成交,以全日成交量15.74亿股计,占比重35%,显示有人急于套现离场。以“壹传媒”每手一万股计,“黄丝”散户若听从网红教唆买入一手“壹传媒”股份,按12日高位1.75港元计,投入17500港元(约合人民币15660元),到收市时账面剩余价值只有港6500港元(约合人民币5816元),亏损62%;若买入两手,亏损便超过20000港元(约合人民币17898元)。证券界人士表示,“壹传媒”业务毫无前景可言,股价最终要回归“仙境”。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前金融界立法会议员吴亮星表示,“壹传媒”股价连续三日出现异动,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必须立即展开调查,及时将结果公开透明告知公众,“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全球市场中的特殊地位不言而喻,良好的金融投资交易环境,离不开有力的市场监管机制保驾护航。”他认为如有需要,应考虑采取停牌等措施,保障合法投资者的利益。一旦发现相关犯罪行为属实,更应立即将相关人士及机构绳之以法。(海外网 吴倩)
责任编辑:张建利
被保释后 黎智英密会多名反对派
【综合/观察者网 齐倩】12日凌晨,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等罪被捕的乱港头目、“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以50万港元获准保释。被保释后,黎智英行程紧密、小动作不断,被曝一天内接连密会多名反对派。
据香港《文汇报》、“东网”梳理,黎智英被保释后行程如下:
12日凌晨获准保释后,黎智英径直返回位于何文田的寓所,中午前往位于“壹传媒”办公大楼;
到达大楼后,黎智英与同样获准保释的“壹传媒”执行董事张剑虹见面,张剑虹于下午3时许离开,黎智英于下午5午时许返回何文田住所;
傍晚6时,香港民主党立法会议员胡志伟驾车到访,于晚8点45分左右离开时被发现车上还载有另两名“揽炒派”人士,包括因参与非法“占中”被判8个月、但获缓刑两年的民主党前主席李永达,以及曾收取黎智英秘密捐款的工党前主席李卓人。
此外,“纵暴派”立法会议员林卓廷也于当晚出现在黎智英住宅,他与胡志伟同为香港民主党成员。
8月10日,香港警方国安处拘捕乱港分子、“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等7人,指控其涉嫌勾结外国势力,违反香港国安法。8月12日凌晨,黎智英获准以50万港元(约45万元人民币)保释,并被要求禁止离境6个月,须于9月上旬向警方报到。
此外,黎智英5000万港元资产被冻结,据称主要涉及其私人和相关公司的账户。多家港媒注意到,黎智英正在紧急出售上亿港元房产,叫价低于市价半成。
《文汇报》13日报道称,黎智英等人涉嫌通过不同途径资助以周庭及海外“港独”分子组成的“我要揽炒”团伙,里应外合打所谓“国际线”鼓动外国制裁香港。有关资金穿梭于香港及海外多个户口,有一笔款项高达100万港元,最终交到“揽炒”团伙手上。
警方正深入追查资金的运作方式和是否涉及外国资金。目前案件仍由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负责。
调查发现,“我要揽炒”组织成员分布在香港及海外各地,其中包括12日被港警通缉的逃亡英国成员刘祖迪。该组织海外和香港成员遥相呼应,以社交平台作连动,发起众筹及在多个国家发起反华集会,并积极要求外国及国际组织制裁及封锁内地及香港,涉嫌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
《文汇报》援引消息指出,港警在黎智英案的搜查行动中,除搜查“壹传媒”大楼黎智英及涉案高层办公室外,财务部门及信息科技部等多个部门也被搜查,其中一个调查重点包括“苹果日报慈善基金”,希望能从中找到重要线索和证据。
责任编辑:张建利
“卖国贼”余茂春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近来,以蓬佩奥为代表的美国政客,全面否定中美关系。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治制度,挑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关系,并对中国内外政策进行无端指责,不仅遭到中国人民唾弃,也遭到美国内和国际上理性人士的一致批评。《华盛顿时报》日前起底,美对华霸凌政策的背后“操刀手”、蓬佩奥首席中国政策及规划顾问正是美籍华裔余茂春。身为华裔,余茂春本应多为促进中美友好尽力,但他反而助纣为虐、充当美国政客的“狗头军师”和反华“急先锋”,让全球华人一片哗然!
数典忘祖的卖国贼
余茂春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受美国学者影响,余茂春认为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浪费时间,“反华”种子自此萌芽。佘茂春沉溺于美国纸醉金迷的生活,公派学习后竟然背弃祖国,加入美国籍,自此走上“亲美反中”道路。余茂春在担任美国海军学院东亚和军事史教授时,鼓吹“中国共产党推行帝国主义”等偏激思想,并不招人待见。本届美国政府上台后,余茂春主动贴靠,摇身一变为蓬佩奥首席中国顾问。余茂春自诩“中国问题专家”,却不认真做功课,好好研究中国,不去深入了解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而是每天绞尽脑汁炮制对抗中国的恶毒策略,成为彻头彻尾的卖国贼。
漏洞百出的假专家
余茂春对华思想充满了“谎言与偏见”。他煽动美国政府要区分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精英之间的差异。蓬佩奥近日在尼克松图书馆前的反华演讲就是他在背后“作妖”。然而,他妄图割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血肉联系是徒劳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美国知名公关公司爱德曼民调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高达95%,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
余茂春鼓吹中国是美国国家安全议程的重中之重,声称没有比中国更大的威胁,没有比阻止中国对世界的威胁更重要的战略目标。这实际是美国企图通过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转移视线,掩盖自身问题。中国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而是坚定致力于同各国一道走出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路。中国的发展给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的是机遇而非挑战,更与威胁毫不沾边。
余茂春自说自话,妄称中国政府想与西方特别是美国对抗,其歪理邪说破绽百出。中方一向主张,中美两国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没有必要互相排斥,完全可以相互借力、相互成就。40多年前,不同制度文化传统的中美两国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40多年后,中美关系已成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领域最广、共同利益最大的双边关系。余茂春既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也不了解中国人民,更不了解中美关系,还自诩专家,让人笑掉大牙。
曲意逢迎的真小人
蓬佩奥声称,余茂春在共产主义中国长大,比任何人都能更理解民主和独裁的区别。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史达伟洋洋得意地说,余茂春是美国务院定期战略会议的关键人物。余茂春疯狂荒诞而又极具破坏性的对华政策为什么会赢得美国高层的信任和认可呢?无非是正好迎合了美国政客“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在新冠肺炎疫情疯狂失控、失业人口不断飙升、种族主义问题此起彼伏的现状下,美国政客利用中美矛盾转移国内民众视线,制造荒谬的“政治病毒”,企图用更加极端的对华政策拉抬选情。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想要扬名立万的余茂春曲意逢迎,其政策主张正中反华派下怀,双方臭味相投,一拍即合。余茂春这样的政治投机分子在美国得势,着实让人为今天的美国悲哀。
疾在腠理,不治恐深。世人颇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余茂春之流能戒掉煽风点火、招摇撞骗、造谣污蔑之瘾吗?奉劝一句,尊重事实与真相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不要高估自己造谣污蔑的能力,更不要任估世人雪亮的眼睛。事实证明,正义从不缺席,公理才是人间正道!余茂春必将接受历史的审判,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东旋
2020年8月7日
黎智英直播“卖惨” 称自己目前“不会被押返内地”
[环球网综合报道 赵友平]涉触犯香港国安法被捕的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获准保释后,今(13日)早在网上做直播卖惨时承认,被捕期间据他所见,香港警方国安处的人员均为香港警员,并无内地人;他认为,现阶段他或其他涉案人员不会被押返内地。
据《香港商报》、香港“星岛网”、“东网”等报道,黎智英今早用英语在推特上与《南华早报》前总编辑Mark Clifford等人进行直播。他在直播中回忆本周一被捕过程时称,当日他像往常一样在起床后做运动,随后看报纸期间,有人传话要求他到大堂见。他称,当时现场有约20名警员,表明是隶属国安处。他在被捕后要求先洗澡,警方答应但要求他尽快,并不能关上洗手间的门。
![]() |
黎智英(下)在推特进行直播。网上截图 |
黎智英还称,在被捕的近40小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候和办理手续,过程与一般拘留情况相同,但由于收集指纹等机器出现问题,他需转到不同的警署。他还称被捕期间见到警方国安处的人员均为港人,当中未听到有人说普通话,他估计现阶段他或其他涉案人员不会被押返内地。
香港“星岛网”报道截图
黎智英10日被警方国安处拘捕,12日凌晨完成保释手续,其保释金为30万港元现金及20万港元人事担保,9月初向警方报到,他同时被冻结5000万港元资产。香港“东网”引述消息称,案件会继续由警方国安处调查,没有交由驻港国安公署处理。
8月12日,驻港国安公署发言人表示,坚决支持香港警方对黎智英等人实施的拘捕行动。任何人触犯香港国安法和香港法律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坚决支持香港警方依法履职,坚决依法打击任何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责任编辑:柳龙龙
黎智英急欲出售上亿资产套现 却遭投资者嫌弃
黎智英急售上亿资产套现 遭投资者嫌弃:买它有违爱国心
![]() |
大埔太平工业中心(图源:星岛日报) |
海外网8月13日电 乱港头目、“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12日被捕获释后,大幅降价出售资产套现,心情迫切。香港《星岛日报》1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黎智英已将大埔太平工业中心19楼全层放盘,售价大减两成,然而该项目属重磅工业楼,客源有限,加上带有“政治色彩”,令准买家纷纷却步,惨遭投资者“踩盘压价”。
港媒12日披露,黎智英持有大埔太平工业中心1座19楼全层放盘,并将售价大减至1.2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降价幅度达22%。《星岛日报》13日援引知情人士话称,物业“洗楼式”逐一致电同厦业主推介该盘,同厦业主知道该盘带有“政治色彩”,全部避犹不及,黎智英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等罪行,付钱向他买楼,有违爱国心!
该名知情人士强调,该项目虽然降价两成,但仍不够吸引人,加上全层面积大,又属重磅工业楼,不可避免被买家“踩盘压价”。一名有意向的投资者表示:“只要价钱再降低三成,或许会有人买。”他表示自己正打算还价,但不便透露具体价格。
律师林国昌指出,黎智英涉嫌罪行属刑事罪行,不是经济纠葛,因此物业买卖不受影响,即使最终资产被冻结,只要未在土地注册处登记,物业仍可自由买卖。律师黄慧玲也表示,假如土地注册处已登记,那么买家可实时拒付款成交,并追回订金,相信不会蒙受损失。
据报道,该物业目前的业主为“公明织造厂”,其董事就包括黎智英,以及现在身处海外、正被警方通缉的黎智英助手马克·西蒙(Mark Simon)。据香港土地注册处资料,“公明织造厂”先后于1984年1月及3月,分别购入大埔太平工业中心1座19楼A、B及D室,其后于1988年4月将该批单位全部出售,最后在1999年3月,又以逾424.36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80万元)买入该全层楼面。
据悉,现年72岁的黎智英,已有5宗刑事案件在身,共面对7项控罪。包括“刑事恐吓”、“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的集结”等。此外,黎智英曾先后三次申请离境赴美,均被法官拒绝,要求其在保释期间一直留在香港。
责任编辑:张建利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