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 有望助力探索外星生命
(华盛顿6日综合电)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说,他们新发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打算通过新一代天文望远镜研究它的大气,为寻找外星生命铺路。
![]() |
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说,他们新发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这颗系外 行星名为Gliese 486b,绕一颗与太阳相比较小、较凉、较暗的 红矮星运行。(图:法新社) |
这支由来自西班牙、德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于周四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论文说,这颗系外行星名为Gliese 486b,绕一颗与太阳相比较小、较凉、较暗的红矮星运行。
论文说,它距地球26光年,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之一,比地球体积大约30%,质量是地球的2.8倍。这种质量超过地球,但明显比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冰态巨行星小的类地行星被称作超级类地行星,也叫超级地球。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3-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东凌晨陨石来袭闪燃4次 宜兰花莲居民兴奋目击
(台湾·台北·8日讯)周三约凌晨零时2分,台湾东部有巨大陨石坠落,陨石瞬间陨落的半分钟时间划破天际,闪燃爆了4次,光度照亮房屋,宜兰及花莲地区均有不少居民拍摄到陨石拖著长长火尾巴划过天空,居民亲眼目击这天文奇景均表现兴奋。
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也录得这次天文现象,在社交专页脸书公开影像,为凌晨零时2分在天文台东方,爆闪4次的巨大流星,并贴出清晰的监视录影画面。随后也有不少市民上载拍摄到的珍贵画面。陨石坠落过程长约32秒,共爆了四次,并发出亮光及拖起长长的火尾巴,斜斜坠下。
多名宜兰及花莲的居民均在「爆废公社」脸书社交专页、「花莲爆料王」社团中发文表示目击这一场震撼画面。图为台湾东部天空周三凌晨出现巨大火球坠落,并拖著长长火尾闪耀天空,也照亮了太平洋海面,宛如白天。
![]() |
中央气象局宜兰气象站表示,这是火流星现象。(中央社照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文学家首观察卫星形成
![]() |
(图:法新社) |
(华盛顿24日讯)科学家首次清楚辨识出,地球所属太阳系以外一颗还在形成阶段的行星,其周边环绕着可形成卫星的环状星尘团,尽管系外行星卫星并不罕见,但却少有机会观察到正在形成这些卫星的星尘团。
研究人员利用位于智利的“阿塔卡玛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确认环绕代号PDS 70c系外行星的“星周盘”具有可形成卫星的物质。
这团星尘直径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质量足以形成3颗卫星,大小如同地球的卫星月球。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2019年发现PDS 70c,与2018年发现的另一颗行星PDS 70b,同样是气态巨行星,这两颗新诞生行星质量和大小均类似木星,绕着距离地球太阳系将近400光年的PDS 70恒星运行。
这项发现有助于更深入了解行星和卫星的形成。这份研究报告22日在《天文物理学期刊通信》发表。
![]() |
(图:法新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挪威惊见巨大流星划过 瞬间照亮整片夜空
(互联网照片)
挪威南部天空星期日凌晨1时惊现一颗“巨大流星”划过天际,犹如白天般照亮整片夜空,不少民众都听见轰隆隆的巨响,时间长达5秒之久。
挪威流星网发言人米茨科根表示,“流星短暂照亮整片天空,有如大白天”,过了一分钟,可以在大范围内听见隆隆巨响。天文专家估计,流星可能坠落在奥斯陆西方60公里处。
挪威流星网指出,这颗流星以每秒16.3公里的速度前进,在挪威南部大部分的地区都可以看到它,住在流星行经路径上的民众,都能在空气中感受到一股震动声,“门和窗户被吹开,还刮起了强”,但并没有东西损坏。
有专家就分析这颗流星大概是10公斤左右,尽管体积不大,但十分特别,因为很多人看到或听见它。目击全程的天文湾家比列特说,这颗流星可能在越过火星和木星之间时,撞击了太阳系的小行星带。
科学家称在银河系年轻恒星周围发现大量有机分子
据《每日邮报》等多家媒体16日报道,一个由来自全球16所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银河系年轻恒星周围发现了大量形成生命所必需的大型有机分子。
对地球以外生命的探索刚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每日邮报》图
发现大量有机分子 |
该项首席研究员、英国利兹大学的约翰·伊利博士表示,导致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化学条件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广泛地分布在整个银河系中。
据美国科技媒体slashgear报道,在研究过程中,来自全球16所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们在年轻恒星周围的物质发出的光中发现了独特的“光谱指纹”,表明这些恒星周围存在形成生命所必需的大型有机分子,且这些有机分子比以前认为的要丰富100倍。
该研究团队确定了围绕年轻恒星的原行星盘中的有机分子。在遥远的过去,我们的太阳系会有一个类似的圆盘围绕着年轻的太阳。大量的大型有机分子的存在很重要,因为它们是从简单的碳基分子(如一氧化碳)到我们所知的创造和维持生命所需的更复杂分子的基础。
该研究侧重于生命所需的已知有机分子的存在、位置和丰富程度。伊利博士说,在太空中的各种环境中都存在复杂的大型有机分子。实验室和理论研究表明,它们是构建地球上生物化学必不可少的分子所需的成分。在合适的条件下,这些分子会导致糖、氨基酸和核糖核酸的产生。有趣的是,研究小组发现,许多大量发现这些分子的环境并不是科学家预期的行星形成的地方。
那里有生命吗?
研究人员称,这项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那里有生命吗?”伊利博士称:“我们只能说,太阳系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正如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研究表明,其他恒星周围可能存在许多其他行星系统,它们具有与我们的太阳系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成分,而且很可能所有这些行星系统都拥有生命的基石。”
上游新闻 蒋明静 编译
责任编辑:王珊珊
110亿年前氢气消耗殆尽! NASA发现6个“死亡星系”
美国太空总署(NASA)指出,目前科学界推测整个宇宙约有137.7亿年历史,哈伯太空望远镜发现6个星系在110亿年就已消耗完氢气,停止形成恒星,成为“死亡星系”,研究发布在《自然》期刊。
这6个星系分别为MRG-M1341、MRG-M0138、MRG-M2129、MRG-M0150、MRG-M0454和MRG-M1423,大约在宇宙30亿岁时,当时各星系正值大量生成恒星的时期,不过,这些星系发生不明原因,形成恒星所需的氢气消耗殆尽,没了燃料,成为“死亡星系”。
参与研究的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助理教授惠特克说,研究团队推测,当时在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加热体,导致氢气遭大量消耗,不过这目前仍是悬而未解的问题,未来有待其他研究加以探明6个死亡星系的成因。(美联社档案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文学家发现新生行星 年龄仅数百万岁
![]() |
(互联网照片) |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上周五(22日)公布,阿分校研究人员在2018年透过设置在夏威夷的昴星团望远镜,首次发现一颗仅形成了数百万年的新生行星,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最年轻行星之一,估计其质量是木星的几倍。
科学家未来将可透过观察该行星,了解新生行星的形成过程。 这颗名为“2M0437b”(红箭头示)的行星,位于有行星摇篮之称的金牛座分子云,围绕一颗婴儿恒星运行。由于该行星非常年幼,以至于还在散发熔岩般的热量。
天文学家花了3年时间才确认“2M0437b”和其母星的关系。相比地球和太阳,该行星和其母星之间的距离远约100倍,有利减少天文学家观测时的干扰性。研究已刊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