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成功“刹车”进入环月轨道
29/11/20
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上周六晚8时58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约112小时奔月飞行,在距月面约400公里处成功实施3000牛发动机点火,约17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
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五号探测器近月制动正常,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近月制动是月球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关键的轨道控制之一。高速飞行的探测器在靠近月球时,实施“刹车”制动,目的是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地月转移过程中经历了2次轨道修正,达到预期目标。后续,嫦娥五号探测器将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择机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实施月球正面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面自动采样等工作。
29/11/20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分离 将择机着陆月球
30/11/20
![]() |
周一凌晨“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顺利分离,着陆器和上升器组 合体将择机实施月面软著陆。(互联网照片) |
(北京30日综合电)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嫦娥五号”探测器星期日晚上,在近月点再次实施“煞车”制动,由椭圆环月轨道顺利进入近圆形环月轨道飞行。随后在周一凌晨4时4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顺利分离,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择机实施月面软著陆。
据报道,国家航天局指,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上周二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至上周六,经过约112小时奔月飞行,在距月面约400公里处,成功以引掣点火,约17分钟后正常关机。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探测器近月制动正常,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据介绍,近月制动是月球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关键的轨道控制之一。高速飞行的探测器在靠近月球时实施制动,目的是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
截至目前,嫦娥五号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通信正常。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继续在平均高度约200公里的环月轨道上飞行并等待上升器交会对接,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进行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而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会继续在环月轨道上飞行,等待上升器交会对接。
30/11/20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嫦娥五号成功著陆 料带回首批月球样本
2/12/20
“嫦娥五号探测器周二晚成功着陆在月球预选区,并传回着陆影像图。(美联社照片)
(北京2日综合电)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周二晚上11时11分成功在月球软著陆,成为中国第三个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的探测器。本次探测将用两天时间采集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从而带回自1976年以来的首批月球样本。
新华社引述中国国家航天局的讯息报道,北京时间周二晚11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选定着陆点后,开始避障下降和缓速垂直下降。
中国国家航天局指,嫦娥五号平稳著陆于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指标人员形容过程非常平稳和达到预期。着陆过程中,着陆器配置的降落相机拍摄了着陆区域影像图。
后续工程环节具挑战性
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在地面控制下,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将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面工作,采集月球样品。其后会由月面升空,将采集到的样本转移,并由返回器带返地球。
探月工程微信公号指出,嫦娥五号后续的工程环节更具跨越性和挑战性,包括首次月面采样封装、首次月面点火起飞、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
预计采集2公斤土壤
嫦娥五号预计在月球采集约2公斤重的土壤样本。
如果成功完成本次月球任务并返回地球,中国将成为第三个将月球样本带回的国家。美国太空总署(NASA)太空通过阿波罗登月行动完成了这一壮举,在1969至1972年之间带回了382公斤月球土壤样本,一些样本仍在分析和实验。
此外还有苏联的机器人月球著陆器,最后一次是1976年的月球24号。那些样本对理解太阳系演化有著极大的帮助,行星科学家在热切盼望得到更多的样本。
著陆器在月球近端的火山平原吕姆克山著陆,那里据估测已有12亿年的历史。这个地点相比阿波罗和苏联月球著陆器的著陆点要年轻许多,后两者都在30亿年以上。
著陆器需要在一个月球日内——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完成钻探和取样。它在设计上并没有考虑如何在严寒、黑暗的月球夜晚生存。
![]() |
“嫦娥五号”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美联社照片) |
12月中旬 样本将著陆内蒙地区
嫦娥五号著陆器包括一枚小火箭,它会在日落前点火,带著岩石和土壤样本升空。火箭会与环月飞行器会合并接驳,以便返回地球。返回途中,样本会传送到轨道器上。按照计划,样本会在12月中旬在中国内蒙古地区著陆。
对地球上的科学家而言,这些相对年轻的样本可能会极具价值,可以用于更好地调校用于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年龄的技术。这些样本还将帮助科学家验证有关嫦娥五号著陆区域火山喷发原因的假说。
俄航天集团及NASA致贺
对于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表面,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萨维里耶夫表示,代表俄国家航天集团祝贺中国国家航天局及中国同事成功完成下一阶段的月球探测计划,即嫦娥五号无人月面取样返回航天器着陆器成功在月球着陆。
NASA科学任务副局长泽布臣也对中国表示祝贺,他表示,这并非易事,当月球上收集的样本返回地球时,希望每个人都能从研究这种可促进国际科学界发展的宝贵货物中受益。
本次的嫦娥五号航天器成功完成了中国自2013年以来的第三次无人月球著陆,第一次的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是中国首次在月球上软著陆。2019年,嫦娥四号在月球远端著陆,是来自地球的航天器首次做到这一点。在未来10年里,嫦娥月球著陆器按计划还会有至少三次任务,而后中国的设想是在2030年代建造一座供太空人使用的月球基地。
无人月球探测阶段最后一步
中国在2004年立项的嫦娥探月工程规划包括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步骤。嫦娥五号此次探月任务是无人月球探测阶段的最后一步。
分析认为,嫦娥五号无人探测任务的复杂度证明了中国航天能力的极大进步,这一任务一旦取得成功,将为未来的载人登月和建造基地目标提供助力。
专家:中探月取得进展 未来或充军事战略用途
尽管中国与美国的太空优势地位目前还有一定距离,但专家认为中国的探月工程正在稳步取得进展,可能在未来演化成具有军事战略用途的太空力量。
中国和邻国日本和印度也加入日益扩大的“探火星”任务。中国中国第一枚火星探测器“天文一号”今年7月发射升空,计划在明年2月抵达红色星球。
2/12/20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落月过程 |
![]() |
这是嫦娥五号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 |
![]() |
这是嫦娥五号探测器软着陆后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 |
![]() |
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员在监测嫦娥五号探测器落月过程 |
![]() |
嫦娥五号探测器实施动力下降并成功着陆 将在预选区域开展月面采样工作 |
嫦娥五号上升器受控落月
8/12/20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8日6时59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离轨,7时30分左右降落在月面经度0度、南纬30度附近的预定落点。
此前,嫦娥五号上升器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在预定轨道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完成月球样本转移,并于12月6日12时许与轨返组合体顺利在轨分离。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专家表示,嫦娥五号上升器已圆满完成使命,受控离轨落月可避免其成为太空垃圾,避免影响国际社会后续月球探测任务,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的重要承诺。
点击进入专题: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