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 Text

Running text

Running Text Box 2

         ***竞飞深空谱天书(第2集) 浩瀚宇宙 壯丽地球                *** 竞飞深空谱天书(第1集)      ***  2019年香港暴动记实      

2025年10月4日星期六

 

第 2 章:俄罗斯国际空间站  

第一回:宇航員在國際太空站外走一回 
 

俄“进步MS—14”货运飞船·创国际空间站送货最快记录


俄罗斯上周六发射的进步MS-14”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裁罗戈津当天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说,进步MS—14”飞行过程用时3小时20分钟,创下了给国际空间站送货的最快有人驾驶飞行成绩。


进步MS—14”货运飞船载有两吨多的食品、药物、实验设备、燃料等物资,于大马时间25951分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并顺利抵达空间站与之对接。


20197进步MS—12”货运飞船曾创下总耗时3小时19分的飞行纪录,但俄国家航天集团后来证实进步MS—12”实际飞行时间比3小时19分要长一些,故此次进步MS—14”就创下了给国际空间站送货的最快纪录。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 2020-04-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罗斯退出!国际空间站要变空间战  

26/4/21 


|张韦康 陈汀 新华社国际部亚欧问题调研员


  俄罗斯多名高层人士日前表示俄将退出国际空间站并自建空间站,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国际空间站被视为俄罗斯与西方少有的合作典范,俄方表态意味着双方长达20多年的合作将画上句号。俄罗斯为何要退出?自建空间站底气何来?


  空间站严重老化


  俄国家航天公司总裁罗戈津日前表示,俄罗斯将逐步退出国际空间站,已准备好建造自有空间站,项目正待总统普京批准,新的自有空间站争取到2030年升空。俄副总理鲍里索夫近期表示,俄罗斯将在2025年退出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是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主,日本、加拿大、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和巴西等总共16个国家联合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


  俄罗斯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了重要支撑。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便是俄罗斯制造的曙光号功能舱,这也是空间站的基础。俄罗斯还为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工作出资建造了星辰号服务舱。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部分还包括码头号对接舱、黎明号实验舱等。此外,由于2011年后美国航天飞机全部退役,俄罗斯承担了地球至国际空间站的运输任务。


20161120日,在国际空间站,来自欧洲、美国和俄罗斯的三位宇航员拍照。
新华社/西霸


  国际空间站最初设计的服役期限是到2015年,之后两次延长,分别至2020年和2024年。如今国际空间站设备老化严重。2020年,国际空间站接连发生漏气事件。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飞行负责人索洛维约夫表示,国际空间站许多零件已严重损坏,需要更换。他预测2025年后国际空间站大量零件将雪崩般损坏。


  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表示,空间站的首批舱,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的都已老旧。鲍里索夫表示,国际空间站的结构状况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不能拿生命去冒险。


  美俄角力外太空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俄航天事业发展受到影响。俄国家航天公司科技委员会主席科普捷夫曾表示,美国针对进口部件的管制是俄航天事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


  在此背景之下,作为俄美合作少数存续的项目之一,国际空间站近年发展乏善可陈。乔纳森·麦克道尔认为,美国没有与俄罗斯建立平等太空伙伴关系的意愿,双方实施重大项目的可能性不大。


  俄国家航天公司负责国际合作的副总裁萨韦利耶夫指出,近年来,俄国家航天公司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直接沟通渠道总体而言已关闭,俄美不再讨论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各类项目,合作缩减为俄方帮助美方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俄方向美方供应俄产火箭发动机等。


  202011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飞船首次执行常规商业载人航天任务,搭载4名宇航员抵达国际空间站。这意味着美国迈出恢复载人航天能力、摆脱对俄罗斯飞船依赖关键一步。



424日来自美国航天局直播画面的截图显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

公司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新华社/美联



  一方面,国际空间站合作不断缩水,俄美都有意另起炉灶;另一方面,俄美在太空武器方面的争议也日益凸显。2020727日,两国在维也纳举行自2013年以来的首次太空安全会谈,俄方提出制定限制太空武器条约,禁止参与国在太空部署任何类型武器,以制约美国太空霸权。美方则对限制部署武器持谨慎态度,呼吁制定太空行为准则。双方各持己见,会议未达成实质性协议。


  412日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60周年纪念日。借此契机,俄方再次阐明太空问题立场。俄外长拉夫罗夫强调,俄方正努力呼吁禁止太空武器竞赛,以全人类福祉为目的和平利用太空。但有分析认为,受到双边关系持续恶化的影响,俄美在太空领域的博弈恐升级,军备竞赛可能加剧。


  俄罗斯底气何来


  克里姆林宫网站信息显示,普京412日主持太空领域会议时说,要继续努力使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成就符合先驱们开创的高度,在21世纪继续保持在太空领域的大国地位。据俄媒报道,普京在会议上与相关官员讨论了俄退出国际空间站事宜。


  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计划将国际空间站俄罗斯部分转交给合作伙伴,并已开始与合作伙伴谈判。俄罗斯自有空间站建设已做好准备工作,正等待普京批准。


  412日,全俄各地举行一系列宇航员日庆祝活动,在活动现场和社交网络上,加加林的英雄形象随处可见。俄罗斯有意借隆重庆祝宇航员日,追忆昔日荣光,展现太空雄心。


201841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市,市政工作人员正在对位于列宁

大街的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的雕像进行例行保洁清理工作。

新华社/卫星社

 

  在苏联科技成就的基础上,俄罗斯近年来不断提升太空实力,维护太空大国地位。俄罗斯一方面用制度形式保障太空领域发展,另一方面在航天科技领域不断开拓。

  在制度方面,航天活动作为俄罗斯国家最高等级的优先发展项目写入《俄罗斯联邦空间活动法》。20201月,俄罗斯通过《2030年前及未来太空事业国家基本政策》。

  在航天科技方面,俄罗斯格洛纳斯与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欧盟伽利略和中国北斗构成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打算在2034年以前为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射46颗卫星。

  2015年,普京下令将俄罗斯空军和空天防御军合并,组建俄罗斯空天军。俄空天军总司令苏罗维金去年7月表示,俄空天军自成立以来,武器及军事装备发生巨大变化,现代化武器装备占比超过70%

  根据俄最新披露的载人登月计划,俄首次登月时间定于2030年,此后将定期实施探月任务,并计划在2035年前部署长期月球基地。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航天专家:国际空间站开始散架 

7/10/20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2000年首批宇航员入驻以来,国际空间站迄今已运行近20年,其剩余寿命如何受到科学界关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日援引俄齐奥尔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安德烈约宁的分析称,如果空间站技术条件正常,本来可以寄希望于延长使用期。现在,与使用已久有关的毛病开始出现……我们需要为到2024年以后空间站将不再存在的事实做准备。



  安德烈约宁在采访中表示,国际空间站目前并非面临某些大部件出现故障的情况,而是小问题,旧车车主熟悉这种情况,这叫做开始散架。约宁认为,国际空间站或许会在2024年停止使用。国际空间站的首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于199811月发射,此后一直有新组件被加入其中。目前,国际空间站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合作运行。眼下,俄罗斯宇航员阿纳托利伊万尼申和伊万瓦格纳,以及美国宇航员克里斯托弗卡西迪正在国际空间站值守。

  约宁表示,目前人们可以找到国际空间站的裂缝,控制住它们并修好,但此后可能会出现新问题,这意味着寄希望于国际空间站无故障运行没有根据。约宁说,国际空间站最初计划使用至2015年,但随后其工作期限延长至2020年,然后再延至2024年。目前,项目参与国正在考虑将国际空间站的运作延长至2028-2030年的可能性。


  卫星通讯社称,国际空间站20199月曾查出有空气少量泄漏。20208月至9月,在泄漏速度扩大到5倍后(从每天270克增加到1.4公斤),宇航员们两次关闭各舱段舱门,以检查其密封性。此后,宇航员发现泄漏地点位于俄罗斯星辰号服务舱。不过,俄航天集团对卫星通讯社表示,这对国际空间站的队员没有危险,也不影响空间站在载人状态下的飞行。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段飞行负责人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对空间站队员表示,空气泄漏极小时有时无,也可能找不到0.6-0.8毫米的推测孔洞或裂纹。


责任编辑:范斯腾 SN23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纪录 俄罗斯快速载人任务 · 

   3小时3分钟即抵国际太空站 



(图:美联社)



2名俄罗斯太空人和1名美国太空人周三升空前往国际太空站(ISS),仅3小时3分钟就抵达成功对接,这是历来最快抵达国际太空站的载人飞行,比过去节省一半时间!

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的莱兹、库德斯维契科夫和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的鲁宾斯在大马时间下午145分从哈萨克的贝康诺太空发射场踏上这趟快速旅程。


俄罗斯新闻社报道,俄罗斯太空总署推文证实,太空人所乘联合号Soyuz)太空船成功与太空站对接,这次旅程只花了短短3小时又3分钟,创新纪录


完成对接时间比预定时间快了4分钟。法新社报道,这趟旅程是首度仅花3个多小时就能与国际太空站对接的太空载人飞行,比一般前往国际太空站护旅程节省一半时间。过去仅有无人驾驶的货运太空船曾采用这种快速通道,只要绕轨道两圈就能与国际太空站对接。


15/10/20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太空站气体泄漏 茶叶成功找裂缝 

22/10/20 


(图:互联网)


国际太空站先前发生气体泄漏的事件,并锁定漏洞位于俄罗斯区块,近日俄罗斯太空人透过观察茶叶的飘浮方向,找到了泄漏气体的裂缝,并用胶带进行临时修补。


美国太空总署(NASA)国际太空站计划办公室副理托德表示气体泄漏1年多前就出现,不过过去几个月泄漏程度增加,在928日进行的测试中,确认缺口来自于俄罗斯区块;俄方事后证实自家范围出现漏洞,但强调漏气不会对太空站里的人员操作造成妨碍,也不会影响到生命和健康安全。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近日宣布,太空人伊万尼申在Zvezda模组中放了几片茶叶,并透过摄影机观察茶叶的飘浮轨迹,借此找到通讯设备旁的裂痕。目前机组人员已用卡普顿胶带将裂痕暂时补起。



(图:互联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批准与中国合建月球科研站计划 曾拒绝美国合作方案  

14/2/21 



  据埃菲社莫斯科212日报道,俄罗斯政府212日批准了与中国合作建设月球科研站的计划。此前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曾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合作方案。


  据当地媒体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已得到米哈伊尔·米舒斯京总理的批准,即将与北京签署一份合作备忘录。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曾与中国国家航天局签署航天合作文件,以期对月球和宇宙空间进行科学探索。


  报道称,202012月,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证实,北京已向莫斯科提出合作探索木星卫星木卫二的建议。


▲资料图片:202012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



  罗戈津近年来一直在与美国接触,而美国曾邀请俄罗斯参加其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4年让宇航员平安登陆月球并返回,以及建立常态化驻留机制。

  2020年年中,罗戈津曾公开宣布,莫斯科已经放弃参与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因为该计划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政治项目

  罗戈津当时表示:他们并不打算将该项目列为国际项目,而是计划组建一个类似北约的项目。

  报道还称,罗戈津还表示,俄罗斯反对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2020年提出的将月球私有化并进行商业开发的计划。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允许任何人将月球私有化。这是非法行径,违反了国际法。

  1961年,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成为首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俄罗斯还计划于2031年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202012月,中国在航天探索领域再树里程碑——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正面。

  报道称,在那之前,2019年嫦娥四号曾在月球背面着陆,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


责任编辑:刘光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后 中美俄或各自运营太空站  

 

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日前宣称,国际太空站已经严重老化,俄方计划在太空站运营合约2024年结束后退出该项目,并开始建造自己的太空站。随著中国发射太空站核心舱,而美国也有建立月球太空站的计划,到了2024年之后,全球将有多少个运营的太空站运营的太空站。 


所谓太空站,即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太空人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航天器,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最终在大气层中被烧毁)。


由于太空站能提供地面实验设施所不能提供的低重力、宇宙空间环境等条件,主要被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尤其是研究长期滞留宇宙对人体的影响。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任务总指挥王翔指出:太空站代表了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

早在 1897年,人类便对太空站有了幻想——德国科幻文学奠基人拉斯维茨的小说《在两颗行星上》中,一群尝试飞越北极的热气球驾驶员偶尔被一个磁场捕获,上升到了北极上空 6000 多公里的一个火星人太空站。


20 世纪 6070 年代,美国阿波罗 11 号飞船(即阿姆斯特朗乘坐的太空船)抢先登陆了月球,前苏联在太空竞赛中落败,因此转向了其他太空领域探索,其中就包括太空站。


1971 年,世界首个太空站礼炮 1 号(Salyut-1)问世,由前苏联发射升空。不幸的是,3 名太空人在乘坐礼炮 1 号上的联盟号太空船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由于返回舱上平衡阀异常打开造成的返回舱失压而全部死亡。


1973 年,美国紧随其后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号(Skylab)太空站,科学家利用该太空站做了许多关于医药、地质和天文等方面的科学实验。


此后,各国便开始了在太空站方面的不断探索。


目前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国际太空站是人类发射到轨道的第9个载人的太空站。这一太空站经过10多年的建设后,于 2010 年完成建造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主要由 美国太空总署(NASA)、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加拿大空间局共同运营。 现在国际空间站已经变得陈旧,可靠性降低,令太空人面临更大的风险。


29/4/20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上首次太空拍电影 俄导演与女演员抵达国际太空站



联盟-2.1a”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载有

电影摄制组的飞船送往国际太空站。(图:法新社)


(俄罗斯莫斯科6日综合电)俄罗斯电影导演克林希彭科、女演员佩列西利德与实正的太空人什卡普列罗夫3人,已抵达国际太空站(ISS),他们将在太空站居住12天,拍摄首部在太空实景拍摄的科学电影《挑战》。


综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中时新闻网等媒体报道,莫斯科时间周二下午1155分(大马时间下午455分),3人在哈萨克拜科努尔的俄罗斯太空发射基地,搭乘俄罗斯““联盟MS-19飞船升空。


升空后约3小时,大马时间晚间8时,太空船成功与国际太空站对接,在经过2小时的压力调节后,3人进入国际太空站,成为第一批为拍摄商业电影为目的太空旅客。俄罗斯太空人诺维茨基和杜布罗夫对他们表示欢迎。


预计希平科和佩列西利德在国际太空站停留超过10天,1017和俄罗斯太空人诺维茨基一起乘坐太空舱返回地球。诺维茨基已在国际太空站逗留了6个月。


这次已被形容为电影史上首次有专业演员在太空拍片。什卡普勒罗夫表示,我们不仅要拍一部电影,还要活著回到地球。


这出电影据报讲述一名太空人需接受外科手术,但由于身体状况无法返回地球,女医生被派往太空救助。


美国太空人范德黑、金布罗和麦克阿瑟、法国太空人佩斯凯以及日本太空人星出彰彦也将参加影片的拍摄。


身穿厚重太空服的3人登上航天器,并向人群挥手致意。(图:欧新社)




俄罗斯女演员佩列西利德(前排右起)、太空人什卡普列罗夫电影导演
希彭科与国际太空站的太空人合影。(图:美联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员导演完成太空站拍摄返地球



俄罗斯女演员和一名导演在国际太空站完成12天的拍摄后,于大马时间星期日中午1236分返回地球,在哈萨克草原降落。


俄罗斯联盟号MS-18飞船上周六(16日)载着女演员佩列希镜湖德(左)、导演希片科(右)和俄罗斯太空人什卡普列罗夫(中)离开国际太空站。惟出发前夕,飞船推进器进行点火测试出意外,导致国际太空站失控,翻转了57度。情况持续约半小时,幸未对机组人员构成危险。


如果进展顺利,俄罗斯将抢先美国一步,完成到太空拍摄电影的壮举。今年早些时候,电影《不可能任务》男主角克鲁斯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美国科技狂人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宣布将到太空拍摄电影。


37岁的女演员尤莉娅佩列西希尔德和38岁导演希片科本月早些时候,与什卡普列罗夫来到太空站为电影《挑战》进行拍摄。


美国太空总署(NASA)上周五(15日)表示,停靠在国际太空站的联盟号MS-18飞船当时进行例行的推进器点火测试,惟测试窗口结束后,推进器动力未停止,导致太空站失去对旋转运动的控制,其后在俄罗斯段发动机的协助下重新定位,现已回复稳定状态。


今次是太空站在3个月内,发生第2次同类事故。NASA表示,事发时机组人员清醒,未遭遇任何危险,将与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共同调查事故原因。(美联社照片)


 

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发布的视频片段中,女演员佩列希镜湖德(左)、导演希片科(中)太空人什卡普列罗夫在舱内与莫斯科任务控制中心交谈。(美联社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太空站夹饼派对 庆首批辣椒收成


(互联网照片)


国际太空站日前为太空人举办了一场墨西哥夹饼派对,庆祝站内第一批辣椒收成;这次实验不仅意味太空人饮食多样化,也让研究员了解无重力下的果实发育机制。


国际太空站植物栖地-04“是目前为止轨道实验室中最复杂的植物实验之一,因为比起之前在太空站种过的莴苣、百日菊和萝卜,辣椒的生长时间更长。 历经4个月生长。


美国太空总署(NASA)太空人范德海1029日采收了这些辣椒,辣椒经消毒后,由工作人员品尝红辣椒和青辣椒,测试过味道后,太空人麦克阿瑟制作了迄今最棒的的太空夹饼。部分辣椒将送回地球分析,辣椒植物将继续在太空站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撞中卫星碎片 国际太空站改轨道



(法新社示意图)


2007年中国试射反卫星飞弹命中风云1C”气象卫星,风云1C”被炸成3500多块碎片,其中大部分碎片仍在轨道上,许多现在已经落入国际太空站的轨道区域。国际太空站此前发现其碎片将于本月12日接近,对于太空站内的人员造成威胁,停靠在太空站的俄罗斯进步号太空船点燃引擎,发射了6多分钟的火箭,将国际太空站的速度改变了每秒0.7公尺,并将其轨道提高了约1.2公里,来避免可能的碰撞。


这是国际太空站升空23年来,第29次与轨道碎片近距离接触,需要采取回避措施,今年5月,一小块太空垃圾撞击加拿大国际太空站机器手臂,使得机器臂出现一个约5毫米的洞。

 

14/11/20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太空站借助俄飞船动力 规避与太空垃圾相撞


(图:美联社)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上周六(23日)发布消息称,国际太空站当日借助俄罗斯进步MS-18”号飞船的动力系统进行了轨道高度调整,规避与太空垃圾可能发生的碰撞。

俄航天公司官网当日消息说,莫斯科时间1625分,该公司专家对太空站的轨道高度进行了非例行修正,以避开太空垃圾。进步MS-18”号货运飞船动力系统工作时长623秒,将太空站的轨道高度提高了约1.8公里。

俄航天公司表示,国际太空站俄罗斯舱段对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每年平均进行11次调整。此外还需要进行机动修正,以避免太空站受到太空垃圾影响。在美国航天飞机和欧洲ATV货运飞船停飞后,俄方飞船动力系统成为保持空间站轨道高度的唯一常规手段。

塔斯社报道称,目前国际太空站共有11名乘客,包括3名俄罗斯太空人、3名美国太空人、一名欧洲航天局太空人以及4名太空游客。 

24/4/20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国际太空站科学任务 首批全民间太空人返航

国际太空站位于地球上方约420公里的运行轨道上。(互联网照片)



史上首批进入国际太空站(ISS)的全民间太空人团队,已经离开国际太空站,结束为期两周的科学任务返回地球,写下商业太空飞行的里程碑。

根据美国太空总署(NASA)网路直播,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 Inc.)的4位成员搭乘乘龙太空船奋进号Crew Dragon Endevour)于美东时间24日晚上910分离开国际太空站事,展开16小时返回地球的航程。

奋进号太空船脱离太空站前,一身黑白相间的太空装的公理太空人,在太空舱内系好安全带,火箭几次短暂推进后,太空船脱离国际太空站。国际太空站位于地球上方约420公里的运行轨道上。

要是返回地球的航程顺利,奋进号预计在美东时间25日下午1时降落在佛罗里达外海。

这次的返程受到溅落降落地区气候不佳影响延宕多天,原定上周返航的公理太空公司4位成员因此在太空多留几天。

这个团队以西班牙出生的前NASA太空人阿里格利亚为首,另3名付费乘客包括美国房地产投资人拉里康纳尔、加拿大投资人兼慈善家马克帕蒂,以及曾为以色列战斗机飞行员的投资人兼慈善家伊滕斯蒂布。

阿里格利亚长达20年的太空人生涯共4次造访国际太空站,上次是在2007年。

奋进号8日在佛州肯尼迪太空中心升空出发,4名太空人在太空站和7名政府派驻太空人相处了两周,其中3人来自美国,1人来自德国,另外3名是俄罗斯人。

公理太空公司的4名成员成为国际太空站首支全球来自民间的太空人团队,他们带着24项科学实验、生物医学研究在太空站进行研究。 

25/4/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paceX火箭升空 送4太空人至太空站

(美联社照片)


马斯克旗下的火箭发射公司SpaceX的火箭和飞船周三清晨发射升空,搭载4名太空人前往国际太空站。 

根据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的直播,该公司的一枚猎鹰9”(Falcon 9)火箭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见图),前往绕地飞行的国际空间站,这枚火箭顶部搭载了一艘龙飞船。

周三的飞行是SpaceX第五次为美国国家太空总署(NASA)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太空人。大约两年前,该公司自2011NASA最后一次航天飞机任务后,首次从美国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今次这批太空人中,有3名美国太空人和1名来自意大利的欧洲航天局(ESA)乘员,他们当中包括一名前医生,和一名专门研究火星山崩的地质学家。他们将在大约17小时后到达国际太空站,开始在地球上空约420公里的轨道上开展为期六个月的科学任务。

49岁的林德格伦博士被指派为4号乘员组的指挥官,他是一位经认证的急诊医生和有飞行经验的外科医生,这是他第二次前往ISS2015年他在国际太空站的轨道上工作了141天。

本次任务的指定飞行员是47岁的新秀太空人海因斯,他已经在50种不同类型的飞机上积累了超过350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并执行过76次战斗任务。

另一位机组成员是33岁的沃特金斯,她是一位地质学家。而来自意大利的45岁的克里斯托弗雷蒂是欧空局的太空人,这是她第二次飞往空间站,并计划在团队的6个月任期内担任国际太空站的运营指挥,她将成为欧洲第一位担任该职务的女太空员。

这也是NASA男女机组成员比例同等的一次,包括第一位进行长期太空飞行的非裔女性沃特金斯。 

NASA太空任务负责人吕德斯在发射前夕说:我认为,这是我们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拥有的最多样化的太空人之一。

(法新社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时间  俄航天公司已做决定

(莫斯科30日综合电)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裁罗戈津表示,已就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的日期做出决定,相关提议已提交至俄罗斯政府和总统普汀。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罗戈津周六在俄罗斯24”电视台节目中说,我们起草了一份提议,已经提交给了政府和总统。决定已经做出,我们没有义务公开

他指出,根据国际协议条件中的规定,俄方将提前一年通知国际空间站合作伙伴。

罗戈津早前曾表示,俄方将根据国内和周边地区局势决定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命运,暂时不急于表明立场,2024年以前俄罗斯将继续在国际空间站的工作,2024年后俄方与国外伙伴在国际空间站领域是否继续合作的建议已经呈报给总统普京和政府审阅。 

30/4/20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决定2024年后退出 美国务院:美方对此感到惊讶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江平]综合路透社、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多家外媒报道,对于俄罗斯决定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当地时间26日在记者会上回应称,美方对此感到惊讶,这是令人遗憾的进展


路透社报道截图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记者会问答实录,当被问及美方对俄罗斯决定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有何看法等问题,普赖斯回应说,美方已看到这一消息,鉴于在国际空间站开展的重要科学工作,以及我们两国的航天局多年来进行的有价值的专业合作,尤其是我们又重新达成了太空飞行合作协议,这是令人遗憾的进展

  普赖斯还称,美方对俄发布的这一消息感到惊讶。

  据塔斯社等俄媒此前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新任总裁鲍里索夫26日向俄总统普京汇报称,俄罗斯正在国际空间站国际合作的框架内工作,将履行对合作伙伴的所有义务,不过俄方已决定在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届时将开始组建俄罗斯轨道服务站。这将成为俄国家航天公司在载人航天领域的主要优先事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国际空间站主任罗宾·盖滕斯当天被问及是否希望结束美俄在太空领域的联系,他回答说:不,绝对不会。

责任编辑:李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宇航員在國際太空站外走一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空直击桦加沙超大眼+厚实云 

日本籍太空人油井龟美分享的画面显示,从太空俯瞰,桦加沙台风眼与

紧密的云朵环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白色漩涡。(X平台@Astro_Kimiya


(香港23日综合电)被封为怪物等级台风的超强台风桦加沙被在重创菲律宾后往西推进,路过南台湾,未来预计将直扑中国广东、香港和澳门。日本籍太空人油井龟美周一在社媒分享由外太空俯瞰桦加沙的画面,直言我真的很担心地面上的人

综合港媒和台媒报道,桦加沙一度以每小时265公里的持续风速,成为今年迄今全球最强风暴,威力超越大西洋飓风艾琳。破坏力随时直逼2017天鸽2018山竹

日籍太空人油井龟美周二从国际太空站捕捉到了到桦加沙的壮观景象,他在X平台发布照片并表示:国际太空站刚好飞越桦加沙上空,把最新画面传给大家。我真的很担心地面上大家的情况。

从太空俯瞰,台风眼与紧密的云朵环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白色漩涡。厚重的云墙宛如活物般盘踞在海面上,这种从太空俯瞰的视角一览无余地展示了台风的震撼力与自然界的力量。

不少网友惊叹回复:我是台湾人,这美丽而又强大的台风吹过我们台湾的秋天,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生灾情,谢谢您提供这么美丽的照片,工作注意安全,辛苦你们了这是即将登陆香港的台风吗?从上面看真的很酷,但我很想知道明天登陆时会是什么样子。之前有台风,当时的破坏也很严重,但这次真是(崩溃)云层很厚,可见它有多凶猛


日本籍太空人油井龟美分享的画面显示,从太空俯瞰,桦加沙台风眼与

紧密的云朵环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白色漩涡。(X平台@Astro_Kimiya




国际太空站(ISS)周一飞越桦加沙台风眼上空。(路透社照片)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接班故事”─取代 

2019 年惨烈退役的海贝思Hagibis  (网络图) 




23/9/2025 



回目錄 

0 Comments:

发表评论